ID: 23511068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在钟表店里》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0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220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在钟表店里
  • cover
《在钟表店里》教案 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在钟表店里》是德国作曲家奥尔特所作的管弦乐曲,是教材中描绘性较强的曲目。它生动展现了钟表店的情景,主题旋律模拟钟表摆动声,形象鲜明。乐曲通过不同乐段的变化,描绘了钟表店多样场景,有助于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和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且善于模仿。但他们有意注意时间短,自我管控和理解能力较差。教学中需采用游戏等多样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他们理解抽象音乐内容,同时教师要耐心引导,培养学生音乐兴趣。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体验乐曲速度、旋律变化,提升感受音乐能力。 2. 增强对音乐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感受乐曲中丰富的音乐形象。 艺术表现 1. 了解音乐描绘的形象,能够模仿各种钟表欢快走动的情景。 2. 准确表现不同乐段的音乐特点,用肢体动作展现音乐。 创意实践 1. 通过分组合作表现乐曲,培养音乐表现力和团队意识。 2. 选择合适打击乐器模拟钟表工作情景,进行创意音乐实践。 文化理解 1. 感受钟表店工人的忙碌和快乐,体会乐曲情感。 2. 了解钟表的声音构造,增强对音乐与生活联系的认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记忆乐曲主题,积累不同钟表的音乐形象。 2. 感受乐曲各部分的情绪变化,理解音乐所描绘的情景。 3. 能够用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表现乐曲内容。 难点 1. 体会乐曲中速度、旋律变化所带来的情感差异。 2. 准确把握各部分音乐特点,进行分组合作表演。 3. 理解音乐与钟表工作情景的联系,发挥联想与想象。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 打击乐器、课件、纱巾、糖果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导入课程 (1) 教师热情地向学生打招呼,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说:“小朋友们,很高兴又与你们相聚在音乐的课堂。” (2) 展示神秘宝箱,吸引学生注意力,告知学生只有遵守课堂纪律、积极举手发言才能打开宝箱,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 播放钟表的声音,引导学生倾听,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奇妙的声音,嘘,仔细听,是谁在说话?” (4) 当学生回答出是钟表的声音后,给予肯定和表扬,如“你听得可真仔细!请坐!” (5) 讲述收到德国奥尔特爷爷邀请函的故事,邀请学生去他的钟表店做客,自然引出本节课要欣赏的乐曲《在钟表店里》。 (6) 强调钟表店里有各式各样的钟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期待去聆听音乐。 (7) 再次提醒学生注意聆听音乐中不同钟表的声音,为后续的欣赏做铺垫。 (8)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1. 热情回应老师的问候。 2. 被神秘宝箱吸引,认真倾听钟表声音。 3. 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4. 对去钟表店做客充满期待。 评价任务 课堂参与: 倾听专注: 回答准确: 设计意图 通过神秘宝箱和有趣的故事,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自然导入新课,为后续的音乐欣赏做好铺垫。 聆听第一部分 初次聆听 (1) 播放乐曲第一部分,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你都听到了哪些钟表的声音?” (2)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鼓励他们大胆分享自己听到的声音。 (3) 当学生回答出布谷声时,进一步提问:“布谷是谁发出来的呢?仔细数一数一共喊了几声布谷?” (4) 邀请学生用动作表现布谷声,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5) 当学生回答出钟摆声时,引导学生一起数钟摆动的次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6) 让学生模仿钟摆摆动的样子,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7) 告诉学生奥尔特爷爷店里有几只钟表坏了,修理工叔叔正在修理,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画旋律线,数一数修理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