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11680

七下25《活板》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49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下,活板,教学设计
  • cover
《活板》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活板》是一篇精要的说明文,仅300余字就将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制作过程、印制效果、主要特点做了清晰的说明,其中还有此前雕版印刷的简要历史和此后“活板”的下落,让读者能够对我国古代印刷术有较多的了解。本单元属于新增的“活动·探究”单元,需要完成三个学习任务,分别是“阅读与探讨”“搜集与整理”和“表达与呈现”,分别指向阅读训练、资料搜集和语言表达,三个任务具有一定的梯度性。基于本文的文本特质和单元体系,拟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以“述印刷流程 学程序说明”为主题展开,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大意,积累文言词汇;讲述印刷流程,理清课文内容;品析关键语句,学习程序说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2.复述课文,讲述印刷流程,理清课文内容。 3.品读语句,学习程序说明,说明生活事件。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2.复述课文,讲述印刷流程,理清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品读语句,学习程序说明,说明生活事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说说其分别有这样的意义? 2.说一说题目是什么意思?从题目来看,你们觉得文章会写什么?怎么写? 预设——— “板”又作“版”。要介绍活板这门技术。活板的“板”同“版”。活板即为活字板,这篇课文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它是有关活字印刷术的最早、最相近的记载。 二、朗读,知“活” 1.出示无句读原文,学生自由朗读,尝试断句。 2.指名试读,集体正音。 重点字音——— 毕昇(shēng) 蜡和纸灰(huò) 炀之(yáng) 字平如砥(dǐ) 更互(gēng) 以纸帖之(tiè) 贮之(zhù) 奇(jī)字 燔土(fán) 用讫(qi) 群从(còng) 宝藏(cáng) 3.小组练读,读出节奏。 预设———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fán)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三、研读,叙“活” 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语句,圈点勾画疑难处,小组合作讨论。 2.齐读课文,说说活字印刷的工序是怎样的? 预设——— 制字:用胶泥刻成单个反体字,字模薄如铜钱边缘,每个字制成多个字模,以备重复使用。 设版:在铁板上放置松脂、蜡和纸灰混合的黏合剂,上面覆盖铁框。 排版:根据文稿将所需字模按顺序排列在铁框内,密布字印,形成一版。 固版:用火烘烤铁板,使黏合剂熔化,随即用平板按压字模,使字面平整。 印刷:待黏合剂冷却凝固后,即可用油墨刷版印刷,可反复印刷多份。 拆版:印刷完毕后,再次加热铁板,使黏合剂熔化,取下字模,分类存放以备下次使用。 (在学生反馈的过程中,相机突破重点字词的含义。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为”“印”“火”“就”“以”“帖”“若”“自”等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3.除了介绍活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