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18154

9.1 澳大利亚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粤教·粤人版

日期:2025-09-2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2241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学年,学期,地理,七年级,2025-2026,澳大利亚
  • cover
粤人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澳大利亚-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授课时间 课时 2课时 课标 要求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于本节课相关内容的要求如下: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举例说明澳大利亚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这一要求旨在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理解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从澳大利亚的发展中汲取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正确认识,树立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让学生在探究澳大利亚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过程中,提升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粤人版七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节澳大利亚的第二课时,教材围绕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展开。教材内容选取极具特色,先通过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引导学生探究其与地形、降水的关系,揭示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途径,突出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随后介绍澳大利亚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煤矿等,以及其工矿业的发展,阐述了澳大利亚如何利用矿产资源优势成为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教材还强调了澳大利亚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的做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工矿业发展等重要知识点,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地图法:运用澳大利亚地形图、降水量图、矿产资源分布图等,引导学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牧羊带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工业发展条件等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素养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分析其与地形、降水之间的关系。 阅读相关资料,准确举例说明澳大利亚某城市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描述澳大利亚工矿业的发展特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牧羊带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提升学生分析地图、提取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的特点及有利条件,理解其被称为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的原因。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导入新课 展示澳大利亚每年 8 - 9 月举办剪羊毛大赛的图片,提问学生:“澳大利亚为什么能够大规模地发展养羊业?这和它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关于澳大利亚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内容。 设计意图:利用有趣的生活场景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新 课 讲 解 澳大利亚的农牧业 展示 “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 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澳大利亚主要牧羊带的名称及大致分布位置。 呈现 “澳大利亚地形图” 和 “澳大利亚降水量分布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与地形、降水之间的关系。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 小组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对于牧羊带分布与地形、降水关系的分析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澳大利亚地势低平,草原广阔,中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放牧;降水从北、东、南三面向内陆递减,使得不同牧羊带分布与降水条件相适应,如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分布在降水相对丰富的东南沿海地区,粗放牧羊带分布在降水较少的中西部地区。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的对比分析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深刻理解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体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澳大利亚的工矿业 展示澳大利亚各种矿产资源的图片,介绍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且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