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52219

第18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教学设计 (1)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242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8课,经济,全球化,趋向,教学设计
  • cover
第18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含义,分析其成因及表现;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名称;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交流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资料,提高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向和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特点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从利与弊两个方面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正确地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采用讲述与影像资料结 合的方式对本课背景作简要陈述;通过设计矛盾冲突和制造困难的方式,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与理解当今世界的大趋势;通过设计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从课本中获取知识,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鼓励其大胆发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趋向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及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 1.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 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繁荣与危机共生,因而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 2.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 关起门来搞建设,因此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勇于面对全球化,主动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2新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川教版九年级下册《世 界历史》第六学习主题。其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的港湾势不可挡,它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卷入其中。一个“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储存,相互竞争”的书面已初步形成。它给中国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每个中国人都要做好充分准备,迎接这个挑战和机遇。 教学方法: 讲述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材料研习法等多种手段综合使用,视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略做微调。 3新设计 4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实施主体是九年级学生,从知识 能力水平上来,经过初中七八年级的学习,已经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历史学科的诸如:阅读简单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取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基本技能;经过中国历史的学习,对中国从古到今的历史有了大概的了解,对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的相互关系也有一定知晓,初步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今的世界发展也离不开强大的中国。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重要条件;从心理特点上看,初中九年级学生活跃开朗热情,容易被激发出爱国的激情,更添了一份理智,这足以使本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平台。 5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原因和突出表现。 解决策略:通过分析冷战后出现世界和中国的现实情况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其原因及表现。 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 解决策略:通过列举中国尤其是成都市 出现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大量落户的现实,说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正面的积极的,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引起消极的因素。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主要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课件显示:波音717、737、747、767 、777系列飞机。同学们知道波音飞机产自哪个国家吗? 10多年来,波音公司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民用飞机制造商,同时也是军用飞机、卫星、导弹防御、人类太空飞行和运载火箭发射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先者。波音公司为全球145个国家的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波音在全球70个国家以及美国48个州共有雇员近160000名,主要业务基地集中在美国华盛顿州的普吉特湾、南加州、威奇塔和圣路易斯。一架波音新型飞机零件近400万个,其中在美国本土生产的只有30%,其余分别由英国、意大利、西班牙、中国等国的相关企业加工制造。1995年,波音公司签订了在中国生产新一代737部件的合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