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阶》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如“凹凼”“尴尬”“烦躁”等,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并能正确读写。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故事情节。 3.学习作者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4.体会文中父亲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感悟父亲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5.理解“台阶”的象征意义,激发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父亲的形象特点。 2.理解“台阶”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3.学习作者选材精当、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4.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理解,如“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等。 教学难点 1.探究“台阶”在父亲的精神世界中的特殊意义,以及这种意义对父亲一生的影响。 2.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包括对父亲的崇敬、同情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作者简介、生字词、课文图片等资料。 2.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准备课堂练习题目。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生字词障碍。 2.初步阅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初步的分析。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描写人物的文章,对于分析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基础。然而,对于像《台阶》这样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文章,学生可能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情感方面,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通过学习本文,有助于他们理解父辈的艰辛,增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台阶随处可见。它可以是连接不同空间的通道,也可以是建筑物的一部分。那大家有没有想过,在一些人的心中,台阶可能有着特殊的意义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李森祥写的小说《台阶》,看看在这篇文章里,台阶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板书课题:台阶) 生:(充满好奇地看着老师)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课件展示作者简介:李森祥,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其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字词积累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学生朗读课文)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生字词。(课件展示:凹凼(āo dàng)、尴尬(gān gà)、烦躁(fán zào)、微不足道(wēi bù zú dào)等字词)谁能来读一读这些字词? (一位学生站起来准确地读出了这些字词) 师:读得非常好。那大家知道这些字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吗?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详细解释每个字词的含义,并举例让学生加深理解) 2. 概括故事情节 师:解决了生字词的问题,现在我们来整体感知一下课文内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 (学生阅读、思考,然后有学生举手回答) 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父亲觉得自家台阶低,想要造高台阶的新屋,于是他辛苦准备,终于造好了新屋,但是新屋造好后,父亲却感觉不自在了。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概括得很准确。那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情节分成几个部分呢? 生: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是父亲觉得台阶低,二是父亲为造新屋做准备和建造新屋,三是新屋造好后父亲的状态。 师:非常棒,那我们就按照这样的结构来梳理一下文章的层次。(板书:觉得台阶低、准备建造、新屋建成后的状态) 三、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找出描写父亲的语句 师:在这篇文章中,父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父亲的语句,包括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 (学生阅读、圈画语句) 2.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