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钢铁之国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部闪耀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芒的小说,也是一部反映作者自身经历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1915年至1927年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后这段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1917年,沙皇统治结束,十月革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建立。新政权建立不久,受到国内反革命势力和国外武装干涉力量的侵扰,又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国内战争。1921年起,苏维埃政权进入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24年,列宁逝世,这个事件促使几十万工人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小说中的这些历史画面,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激荡人心的时代画卷。 文本解读———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学生在六、七年级时阅读过《童年》《鲁宾逊漂流记》等小说,已了解自传体小说的相关知识概念和成长类小说的基本特征。 通过六、七年级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能通过提取信息知道小说的时代背景,能概况故事的主要情节、梳理出人物的主要经历,能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的性格或品质,并提炼小说的主题。但是在这部具有年代感的小说上,学生可能遇到的困惑是不能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因此,教师要精选史料,引导学生更好探究这部红色经典作品的主题。 学情分析 本节课采取的是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的主题教学,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发现保尔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俄国十月革命前后这段历史时期,因此大胆设计,以小人物的生平折射大历史;其次因为保尔本身的成长经历非常具有教育意义,他从一个生活在俄国底层、饱受生活折磨的稚嫩的小孩一步步跟随国家,成长为钢铁般的英雄,对中学生的意志培养具有很大激励作用;保尔是钢铁般的英雄,而他所代表的是革命时代的钢铁意志与精神,正是千万个保尔铸就了钢铁之国。 设计思路 1.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提取小说中和历史相关的信息,梳理保尔生活的时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推断小说的时代背景。 2.通过了解苏联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认识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伟大探索,增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责任与信心,厚植家国情怀,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 教学目标 历史大事记 章 节 时间(年份) 事 件 第一部 1917 年 沙皇被推翻。 1917 年 十月革命爆发。 1920 年 乌克兰和波兰签订和约。 第二部 1921 年 进入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24 年 列宁逝世。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教学过程一:导入 保尔已经窥见了生活的最深处,生活的底层。 从那里,一阵阵腐烂的臭味,泥坑的潮气正朝他这个如饥似渴地追求一切新鲜事物的孩子扑过来。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16年 教学过程二:钢铁之国的淬炼前夕 探究: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仅14岁的保尔看见的生活 散发着腐臭味? 材料:由于军需供应不足,装备落后,军事指挥的失误,再加上士兵情绪低落,俄国战事不断失利,到1917年3月,俄国约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美35.8% 德15.7% 英14% 法6.4% 俄5.3% 其他 1913年各主要国家 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 国内: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政治—沙皇专制; 社会—社会矛盾尖锐 国际:一战激化社会矛盾 列宁:1916年沙俄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钢铁之国淬炼前夕 思想: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1900) 组织:俄国社会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