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37736

主题探究 走近一个国家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中图版(北京)(2024)

日期:2025-11-2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1131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主题,七年级,北京,图版,期中,下学
  • cover
中图版(北京)(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主题探究 走近一个国家-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授课时间 课时 2课时 课标 要求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本节课的相关要求如下: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准确描述国家地理位置,理解地理位置对国家气候、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中图版(北京)(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认识国家” 主题探究 “走近一个国家” 的第二课时。教材以多个典型国家为例,构建认识国家的学习框架。通过第一课时对国家地理位置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从不同角度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本课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国家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要素的概念、特点及相互关系,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地图演示法:运用各种地图,如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分布图等,直观展示国家地理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地图信息,培养读图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探究不同国家地理特征,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综合思维能力。 素养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准确描述一个国家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能够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对河流的影响等。 掌握一个国家人口、城市、产业等人文地理特征,并能说明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归纳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上节课学生绘制的国家地理位置思维导图,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讲解。提问:“了解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后,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一步认识这个国家?”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 学生活动:学生回顾上节课知识,思考老师问题,积极回答,如地形、气候、人口等。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上节课知识,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自然导入本节课主题。 新 课 讲 解 自然环境探究 教师活动:以日本为例,展示日本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日本地形特点,提问:“日本地形以什么为主?地势有何特征?” 展示日本气候类型图,讲解日本气候类型及分布,分析气候受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的特点。展示日本河流分布图,让学生描述河流特征,并思考地形和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学生活动:观察地图,思考老师问题,在笔记本上记录,小组内交流讨论,推选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国家案例,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提升综合思维。 人文环境探究 教师活动:继续以日本为例,展示日本人口分布图和城市分布图,提问:“日本人口和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分布?” 展示日本工业分布图,讲解日本工业发展与自然环境、资源、交通等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对日本农业、渔业等产业的影响。 学生活动:观察地图,分析人口、城市和工业分布特点,结合自然环境因素进行讨论,回答老师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不同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的地图、文字资料、图片等。提出探究问题:“这个国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哪些特征?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人文环境?” 要求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制作简单汇报课件或手抄报。 学生活动:小组内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分析地图,讨论问题,制作汇报材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