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和史料研读,了解全球贸易网形成的主要过程,知道全球贸易中的典型商品,提升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素养。 2.通过史料研习与合作探究,以茶叶为例,了解各种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提升历史解释能力。 3.通过史料研习与合作探究,认识商品和文化交流对于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重要意义,涵养家国情怀。 本课线索 ———从区域商路到全球商路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概念阐释】 世界贸易: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也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世界市场: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 古代史上就有以贸易为途径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注:通过丝绸之路,欧洲人认识了瓷器、丝绸等中国商品,但是和中国的直接往来非常少。) 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以局部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 (1)15世纪以前世界贸易 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 特点: 原因: ———从区域商路到全球商路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1、全球贸易网的发展历程: ①局限性:美洲:洲内贸易; 欧亚大陆之间西欧无法直接同亚洲进行贸易。 ②间接性:中间转手贸易; ③局部性:缺乏稳定的全球性航路; ④贸易量较小,耗时较长,效率较低。 ①自然地理环境的阻碍; ②生产力水平较低,交通落后。 【探究思考】15世纪以前的世界贸易有何特点?为何不具有全球化的意义? 【探究思考】1、据教材结合所学,说明促成世界贸易网形成? ———从区域商路到全球商路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1、全球贸易网的发展历程: 时间 事件 途径 发展 15世纪末 —16世纪 17-18世纪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20世纪初—20世纪90年代初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新航路开辟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早期殖民扩张 殖民扩张与掠夺 掠夺原料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瓜分世界狂潮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欧洲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越来越来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大多数亚非拉被卷入资义经济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①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和冷战,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②《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 冷战结束; 全世界贸易出口总值迅速增加;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 ①冷战结束;②经济全球化;③科学技术发展;④市场经济确立 【探究思考】2、根据以上信息思考:影响全球贸易网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及资本的扩张性; ②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③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 ④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建立; ⑤跨国公司的推动; 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⑦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⑧国际局势的变化(如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直接原因: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 新航路开辟后至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工业革命) ———从区域商路到全球商路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1、全球贸易网的发展历程: ①商品种类和数量增加; ②股份制公司出现和发展 西欧早期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 时间: 原因: 表现: 影响: 特点: 15世纪末—18世纪上半期 (2)初步形成 【知识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7课 “商业革命” A.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 B.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C.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英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