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40691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课件+练习

日期:2025-11-0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10712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三节,相互作用,课件,练习
    (课件网)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必备知识 清单破 知识点1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1.海一气相互作用:海—气相互作用是指海洋与大气间物质、能量持续交换的互相影响过程。 2.海洋与大气间的水热交换 (1)水分交换 ①过程:海水蒸发时把大量水汽输送给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 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 ②影响因素:海洋表层水温。 ③区域差异: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较丰沛,海—气 间的水分交换较为活跃。 知识点 1 (2)热量交换 ①过程:海洋通过潜热(海水蒸发吸收的热量或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长波辐射等方式将储 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大气通过风作用于海洋,驱动海水运动,把部分能量返还给海 洋,并使海洋热状况产生再分配,改变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 ②影响因素:海洋表层水温。 ③区域差异:水温高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热带地区海洋面积大,是驱动地球大气系统 的主要能量来源地。 3.其他物质的交换:海—气之间还存在气体和固体物质的交换。气体交换中以二氧化碳的交 换最为重要。 知识点2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1.海—气相互作用与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的形成 (1)不同纬度海区对大气加热的差异,会产生高低纬度间的大气环流;海陆间对大气加热的差 异,则形成季风环流。 (2)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2.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维持全球水热平衡 (1)海—气相互作用,进行水分交换,构成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水循环,从而实现了全球及不同区 域的水量平衡。各区域水量平衡公式如下: ①海洋: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 ②陆地外流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径流量。 ③陆地内流区域: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知识点 2 ④全球: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2)大洋环流把低纬度的多余热量向较高纬度输送;在中纬度,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交换,将 相当多的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将热量向更高纬度输送。 知识点3 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 1.厄尔尼诺 (1)含义   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2)形成   当信风减弱时,南美太平洋沿岸表层水温增高,秘鲁寒流近赤道段变性为暖流。当增温幅 度大于0.5℃并持续几个月至半年时,便形成了厄尔尼诺事件。 (3)影响   东太平洋冷水性鱼类死亡,以这类鱼为食物的鸟类死亡或迁徙;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 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引起洪涝灾害;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造成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 严重干旱;减少二氧化碳释放、延缓全球变暖。 知识点 3 2.拉尼娜 (1)含义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 (2)形成   拉尼娜现象是因海面信风加速,促使东部和中部太平洋离岸气流出现,造成深层海水将 低温冷水上翻,从而使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降低所致。 (3)影响   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对气候的影响程度及威力比厄尔尼诺要小。 关键能力 定点破 知识点1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理解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关键在于理解我国冬夏季风强弱的变化。 1.厄尔尼诺对我国冬季气候的影响   冬季,亚洲大陆受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而海洋上相对暖和得多,气压相对较 低,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从大陆流向海洋,因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来自高纬度的西北风,常 有寒潮和冷空气过境,气候寒冷且干燥。冬季风的强弱是影响我国冬季冷暖的直接因素。研 究表明,厄尔尼诺年的冬季,东亚极锋锋区位置往往较常年偏北,冷空气活动也偏北、偏弱,而 南方暖气团势力相对较强。   据统计,近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