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44451

第一单元 第1课《偃师的故事》课件+素材-清华大学版 人工智能通识(小学)

日期:2025-09-1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1765348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小学,通识,人工智能,清华大学,素材
    (课件网) 第一单元 第1课 偃师的故事 清华版(小学) 通 1 学习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教学目标 (1)了解偃师造人的故事,体会古代中国人对智能机器的梦想。 (2)学习中国古代工匠脚踏实地的精神。 02 新知导入 02 新知导入 故事时间 西周巧匠偃师为周穆王制作了能歌善舞的智能人偶,表演时人偶竟向侍妾抛媚眼引发误会,经拆解展示其皮革草木构造后,周穆王惊叹其技艺,该传说体现了中国古代对智能机器的超前想象与工匠精神。 02 新知导入 智能挑战 考考你———人偶哪些行为像现代AI? (1)人偶能自主表演能歌善舞。 (2)情感互动反应向会抛媚眼。 (3)拆解后重组仍能恢复功能。 02 新知导入 智能挑战 思考———如果发生在今天,偃师需要哪些技术? (1)语音识别(代替唱歌)。 (2)计算机视觉(代替抛媚眼)。 (3)3D打印(代替手工制作)。 03 新知讲解 现代AI对应 AI编舞软件自动生成舞蹈动作,如2025年春晚机器人跳舞。 03 新知讲解 现代AI对应 情绪识别AI分析人类表情,如心理辅导机器人。 03 新知讲解 现代AI对应 乐高机器人可更换传感器模块(触觉/视觉模块)。 03 新知讲解 现代AI对应 智能家居系统同步控制灯光+音乐+温度。 03 新知讲解 现代AI对应 无人机群表演保持队形同时变换灯光。 03 新知讲解 巧手遇高手 巧匠公输班(也称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相传锯子、墨斗、钩拒、曲尺都是他发明的,他还发明了攻城的云梯。 03 新知讲解 巧手遇高手 墨翟是墨家之祖,据说他造出的木鸢可以在天上飞一天。 03 新知讲解 巧手遇高手 汉代时,一种独特的丈量工具———记里鼓车出现了。车分两层,每层一个木人,车行1里,下层木人击鼓1次;车行10里,上层木人敲铃1下,驾车人通过记录鼓声和铃声来计算里程。 03 新知讲解 巧手遇高手 传说三国时代,诸葛亮发明了能够负重400斤以上的军用载重机器人“木牛流马”,这种不畏险峻山势和恶劣地貌的交通工具,在战争中帮助蜀军解决了运送粮草的重大难题。 02 新知导入 爱思考 古人对智能机器的想象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确实可能存在智能机器,只不过因为年代久远而失传了。比如偃师,说不定就真的可以造出酷似人的人偶。 03 新知讲解 古代技术的现实限制 在古代缺乏现代的材料技术、制作工艺、计算机技术等,难以造出传说中那样的人偶。即便是如今的高科技时代,仍未能造出与人一模一样的机器人。 爱思考 03 新知讲解 古人的实际贡献 古人确实用自己的方式,通过一些机械、物理原理和一些简单的自动化技术,发明出了许多精巧的装置,为后世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爱思考 03 新知讲解 对现代的启示 我们应该学习这些人的工匠精神,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当所有人都这样去做时,我们的力量就会积少成多,凝聚为对社会意义非凡的重大贡献。 爱思考 03 知识库 列子,名御寇,生活在距今约2400年前的战国时期。他的家乡在郑国圃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郑州附近。列子是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所著的《列子》是一部极具特色的杂集,共载有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题材广泛,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偃师造人”的故事就是《列子》中的名篇。 04 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1、偃师用皮革和齿轮实现了类似现代AI的“智能”。( ) 2、古代没有计算机技术,所以偃师的故事完全是虚构的。( ) 3、无人机群表演需要计算机控制灯光和队形变换。( ) 4、情绪识别AI可以分析人类表情,用于心理辅导。( ) √ × √ √ 04 课堂练习 二、选择题 1、偃师的故事出自哪部古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