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57559

第二单元 蓝花花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0-2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305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二,单元,花花,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湖南文艺七年级音乐下册 《蓝花花》 教材分析: 《蓝花花》选自湘艺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华夏之声·文化根脉”。《蓝花花》具有浓郁陕北民歌特色,其独特的信天游曲调,其中四度大跳和四度甩腔是它的音乐特点。歌曲背后蕴含着深厚的陕北地域文化,包括陕北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历史变迁等。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陕北地区的传统婚恋观、劳动生活场景等,拓宽文化视野,丰富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知。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情感丰富且逐渐细腻,《蓝花花》中蓝花花追求自由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故事极易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在感受歌曲情感的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爱情的美好、抗争的勇气等,有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爱情观。同时,歌曲独特的艺术魅力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学会欣赏民间音乐质朴、真挚的美,丰富审美体验。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能够体会民歌《蓝花花》中所蕴含的情感,感受陕北民歌的独特魅力;通过欣赏管弦乐《蓝花花》,了解同一主题在不同器乐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 2、艺术表现:通过准确演唱歌曲《蓝花花》,掌握陕北方言歌词发音和歌曲的情感表达。 3、创意实践:学唱歌曲《蓝花花》通过画旋律线了解民歌旋律是曲折下行的表达了对人物命运的叹息;在欣赏管弦乐《蓝花花》时,尝试对音乐要素分析并完成听赏导图。 4、文化理解:通过学习《蓝花花》,了解陕北民歌的文化背景和特色,增进对地方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教学重点: 1. 学唱《蓝花花》,掌握歌词发音和歌曲的情感表达。 2. 欣赏管弦乐曲《蓝花花》,理解其曲式结构和音乐表达情境。 教学难点: 1. 理解陕北民歌的音乐特点,如陕北方言的咬字、四度跳进和四度甩腔。 2. 感受管弦乐曲中不同乐器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和情感。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 堂 导 入 1.提问学生,上学期第二单元《华夏之声·文化根脉》学习的陕北劳动号子《黄河船夫曲》 2.复习歌曲《黄河船夫曲》 3.导入新课陕北民歌《蓝花花》 让学生了解大单元主题。 七年级上下册第二单元《华夏之声·文化根脉》都有陕北地方民歌,一脉相承。 民歌《蓝花花》 1.初次聆听歌曲,思考歌曲《蓝花花》是哪种民歌体裁?(山歌) 2.了解什么是陕北信天游。 3.蓝花花的故事 以叙事方式讲述蓝花花对封建婚姻的反抗,展现她追求自由爱情的勇敢形象。 4.再次聆听歌曲,画一画歌曲旋律线,并思考旋律特点。 曲折的下行的旋律特点为了表达什么? (旋律曲折下行,对蓝花花人物命运的叹息。) 5.请同学跟钢琴演唱歌曲音乐旋律,并思考全曲出现的最高音出现在哪个小节 (信天游典型特点:四度跳进和四度甩腔) 6.加入歌词演唱,提示学生试着用陕北方言进行演唱。 歌词发音 生下(seng ha) 实实(sisi) 人(reng) “线”“子”( “线儿”“子儿” ) 哥哥(guo guo) 歌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全曲最高音,提示学生用饱满而高亢的音乐情绪来演唱。 7.第四段音乐旋律音发生变化,演唱音乐情绪也要跟着改变。(由饱满高亢的声音变成悲伤忧郁) 8.跟音乐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了解蓝花花故事背景帮助理解歌曲内涵,多次聆听建立旋律印象,范唱、教唱解决演唱难点。 管弦乐《蓝花花》 1.介绍鲍元恺和管弦乐曲《蓝花花》,说明其改编自同名民歌,保留旋律特色,运用管弦乐队丰富表现力。 2.管弦乐《蓝花花》曲式 (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了解创作背景助于理解作品。 分段聆听 1.引子 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乐曲开始时只出现6 7︱6 5︱6……几个音奠定基调,但音乐情绪沉重,流动缓慢,预示着“故事”的悲剧性。) 2.呈示段 (1)初听呈示段,思考民歌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主奏乐器分别是什么?代表了哪个人物形象或者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