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65439

第一章素养提升 歌唱辽阔的中国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商务星球版(2024)

日期:2025-11-2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103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一章,星球,商务,上册,地理,八年级
  • cover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 八年级地理同步教学 商务星球版(2024) 课题 素养提升 歌唱辽阔的中国(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课时 第2课时 教法 演示 讲授 启发引导 学法 自学 合作探究 归纳总结 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1 年版)》要求学生掌握我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划分,通过读图和活动,准确识记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对中国政区图的应用能力。这一课时的内容紧密围绕课标的要求,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我国行政区划,在实践中提升地理素养。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知识层面,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础知识,对国家的地理概况有了初步认识,这为本节课学习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但在认知能力上,学生对抽象的行政区划概念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借助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手段,将复杂知识简单化。在学习特点上,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设计趣味性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准确说出我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位置,清晰认知我国行政区划的空间分布特征。 地理实践力:通过拼图、填图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运用中国政区图获取地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综合思维:引导学生分析行政区划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让学生了解合理的行政区划对国家发展、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位置。 我国行政区划的等级划分。 教学难点 记住众多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空间位置关系。 理解行政区划与自然、经济等因素的相互关系。 教学流程 环节 师生互动 新课导入 (一)课程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展示我国各地特色景观的视频,北京的故宫、西藏的布达拉宫、海南的热带风光等,提问学生:“这些美丽的地方分别在我国的哪个区域呢?我们是如何划分这些区域的?”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中国的行政区划。 设计意图:通过精彩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思考中自然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视频中景观所在地区的了解,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 教学过程 (二)知识讲解 教师活动:展示中国行政区划图,讲解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乡(镇、民族乡)三级。重点介绍省级行政区,说明我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利用 PPT 逐一展示各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名称、简称,结合有趣的记忆口诀,如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 等,帮助学生记忆。 设计意图:系统讲解行政区划知识,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记忆口诀能简化记忆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对某些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理解,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确保学生理解准确。 (三)小组拼图活动 教师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为每组发放一套中国省级行政区拼图。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拼图,并标注出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拼图过程,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拼图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省级行政区位置、轮廓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师生互动:小组完成拼图后,选派代表上台展示成果,讲解拼图思路。其他小组可以提出疑问,进行交流讨论,教师总结评价各小组表现。 (四)游戏巩固 教师活动:开展 “我说你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