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紫藤萝瀑布》 课型 新授课 学科 语文 教材分析 及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课文《紫藤萝瀑布》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佳作,作者从眼前的实景———盛开的紫藤萝花写起,融情于景,由情入理,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哲理。由一株紫藤萝引发出对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是显而易见的。理解这一点对初一的学生仍有一定难度,为了让学生能读懂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品味感悟,由于学生对紫藤萝花不甚了解,本课精心编辑文字、图像,播放音频文件,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散文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我设计了“听花”、“悟花”、“品花”三个教学环节,从而达到“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1)七年级的中学生,其情感的两极性较为明显,易激动、爱动感情。因此,设置情境教学较为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陷入课堂营造的情感氛围,从而达到理解把握文章的感情。 (2)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趋于成熟,因此,“借景抒情”游戏能够顺利进展,这样一方面加深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确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七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精力容易分散,而多媒体教学的视听系统有利于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全面接收新知识。 素养目标 1.掌握字词的读音和写法———迸溅、忍俊不禁、伫立、仙露琼浆、盘虬卧龙、伶仃 2.带领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操。 3.领悟自然界生命生生不息的精神美,以及人类战胜困难的意志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景物描写的分析,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其主旨的显现。 2、学习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学习写景抒情的写作技巧,领悟本文主旨。 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或信息技术应用 二次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写过这样一句关于瀑布的著名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出了瀑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的气势。自然界的瀑布真是气势恢宏。而今天我们将要欣赏另外一种瀑布,那就是花的瀑布。下面我们先在歌声中去欣赏一下美丽的紫藤萝花。 你看,盛开的紫藤萝真是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真像一条瀑布。难怪作者说是紫藤萝瀑布。今天,让我们在作者宗璞的带领下到这一条紫色的瀑布边走走,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倾听生命的歌唱吧。 二、听花。 教师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学生认真听读。 1、 文章哪些段落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紫藤萝花,请你把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 2、 看到紫藤萝花前后,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你能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吗? 3、 如果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用“悟花”来概括大意,那么,前面1-9自然段的内容分别写的是:( )和 ( )。 4、 作者通过赏花得到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悟?请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三、悟花。 (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探究结果,教师点拨) 教师引语:作者描写了一树盛开的藤萝花的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景象,抒发了自己由焦急、悲痛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最后由藤萝花引出人生感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者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感悟,又如何来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呢?要解决这么一个比较抽象的大问题,我们首先要找关键词,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反复朗读、揣磨,逐一解决。 快速默读课文 1、找出描写花的不幸的相关语句,你认为哪个词最能写出花的不幸遭遇。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依傍枯槐”(不稳固、摇摇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