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专项复习】小古文阅读-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古诗文阅读 课内阅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杨氏之子》选自《 》。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道旁李 道理 B.吾盾之坚 坚持 C.弗能应也 回应 D.孔君平诣其父 造诣 3.根据文言文内容完成表格。 人物 这样想 这样说 孔君平 杨梅的第一个字是 ,杨氏子姓 ,我可以这样逗逗他。 杨氏子 夫子在 上做文章,我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感受到杨氏子是一个 的孩子。 《论语》四则 (1)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子贡问友,子曰:“忠告①而善道②之。不可则止,毋③自辱焉。”———《论语·颜渊》 (3)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④,以友辅仁⑤。”———《论语·颜渊》 (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⑥,友多闻,益矣。友便辟(pián pì)⑦,友善柔⑧,友便佞(pián nìng)⑨,损矣。”———《论语·季氏》 【注释】①忠告:真诚劝告。②善道:委婉引导。③毋:不要。④以文会友:通过学问结交朋友。⑤辅仁:培养仁德。⑥谅:诚信。⑦便辟:谄媚逢迎。⑧善柔:表面友善背后诽谤。⑨便佞:花言巧语。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①言而有信( ) A.书信 B.信用 ②毋自辱焉( ) A.侮辱 B.欺辱 5.梳理四则《论语》,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下列表格,填序号。 文本序号 (1) (2) (3) (4) 发表观点的人:A.孔子 B.曾子 C.子夏 观点内容:A.择友之慎 B.交友之道 6.对曾子交朋友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君子应该只取有学问的人做朋友。 B.君子以学问结交朋友,通过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来培养仁德。 C.君子常常跟朋友相聚,也喜欢帮助朋友。 7.根据第(4)则《论语》判断下列言论,在益友后用“正确”表示,损友后用“错误”表示。 ①友A:“正直和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②友B:“只要能获取利益,可以忽略采取的手段。” 我们还学过《论语》中的一句话,也在告诉我们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 8.小华邀请小明一起参加班级的环保小队,小明怕占用课余时间不想参加,小华耐心劝说后,小明还是不愿意,小华就放弃了,他认为“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你同意小华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主仆对 主人侍仆甚薄,衣食常不周①。仆闻秋蝉鸣,问主人曰:“此鸣者何物?”主人曰:“蝉也。”仆曰:“蝉食何物?”主人曰:“吸风饮露耳。”仆问:“蝉着②衣否?”主人曰:“不用。”仆曰:“此蝉正好跟我主人。” 【注释】①周:周到。②着:穿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再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主人侍仆甚薄,衣食常不周。 薄: 整句话的意思: 10.短文主要通过人物的 描写,将人物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文中的主人是个 的人,仆人是一个 的人。 小古文阅读 截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①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②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执:握、拿。②俄:不久,一会儿。③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11.文中“有执长竿入城门者“中的“者“,与下面选项中意思不一样的是( )。 A.宋人有耕者 B.有习《兵法》者 C.二者皆不可得 D.读者 12.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 13.一位老父教给他方法,请用波浪线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