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74689

20. 《曹刿论战》课件(共44张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463134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曹刿论战,课件,4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我们知道,在战争中,“人心所向”、“正确的战略”是取胜的两个必要条件。毛泽东“敌疲我打”的防御战术就是受到春秋时期“长勺之战”的启发。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公元前684年,和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一起来见证这场的著名战役。 --《左传》 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太史公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 左丘明出身的家族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议论精辟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作者介绍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 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 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 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 《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 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左传》,《公羊传》,《毂(ɡǔ)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简介《左传》 曹 刿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弗敢加也 小惠未遍 小信未孚 战于长勺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 望其旗靡 彼竭我盈 忠之属也 牺牲玉帛 夫战,勇气也 guì bǐ biàn sháo shì jié yíng jiàn fú fú zhé mǐ shǔ bó fú 字词积累 一鼓作气: 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辙:车辙;靡:倒下。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溃败逃窜。 词语解释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攻打 伐 指鲁庄公 公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译文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 肉食者 参与 间 他的同乡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译文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鄙 凭借什么作战? 何以战 曹刿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 译文 公曰:“衣食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