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网) 培优课 函数零点的综合问题 目录 典型例题·精研析 01 知能演练·扣课标 02 典型例题·精研析 01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根据零点情况求参数值(范围) 【例1】 (1)若函数 f ( x )=ln x - + a 在区间(1,e)上存在零 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 ( -1,1) 解析: 因为 y =ln x , y =- 在(1,e)上单调递增,则 函数 f ( x )=ln x - + a 在区间(1,e)上单调递增,且函数 图象连续不间断,故若 f ( x )在区间(1,e)上存在零点,则 解得 -1< a <1. (2)若函数 f ( x )=|2 x -2|- b 有两个零点,则实数 b 的取值范 围为 . 解析: 由 f ( x )=|2 x -2|- b = 0,得|2 x -2|= b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分别画出 y =|2 x -2|与 y = b 的图 象,如图所示.则当0< b <2时,两函数图 象有两个交点,从而函数 f ( x )=|2 x - 2|- b 有两个零点. (0,2) 通性通法 已知函数有零点(方程有根)求参数值(范围)的方法 (1)直接法:直接求解方程得到方程的根,再通过解不等式确定参 数范围; (2)分离参数法:先将参数分离,转化成求函数的值域问题加以 解决; (3)数形结合法:先对解析式变形,进而构造两个函数,然后在同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 法求解. 【跟踪训练】 1. 若函数 f ( x )= x3+ ax2+ bx + c 有三个零点0,1, x0,且 x0∈ (1,2),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0) B. (1,2) C. (2,3) D. (-3,-2) 解析: 因为函数 f ( x )= x3+ ax2+ bx + c 有三个零点0,1, x0,所以解得所以 f ( x )= x3+ ax2+(-1- a ) x = x ( x -1)( x + a +1),所以 x0=-1- a ,又 x0∈(1,2),所以1<-1- a <2,解得-3< a <-2. 2. 已知函数 f ( x )=3 x + x -5的零点 x0∈[ a , b ],且 b - a =1, a , b ∈N*,则 a = , b = . 解析:∵函数 f ( x )=3 x + x -5,∴ f (1)=31+1-5=-1< 0, f (2)=32+2-5=6>0,∴ f (1) f (2)<0,且函数 f ( x )在R上是增函数,∴ f ( x )的零点 x0在区间[1,2]内.∴ a = 1, b =2. 1 2 题型二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例2】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x2+2( m -1) x +2 m +6=0. (1)若方程有两个实根α,β,且满足0<α<1<β<4,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1) f ( x )的大致图象如图(ⅰ)所示, ∴ 解得- < m <- ,∴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为(- ,- ). 解:设 f ( x )= x2+2( m -1) x +2 m +6, (2)若方程至少有一个正根,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解:方程至少有一个正根,则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①有两个正根,此时如图(ⅱ),可得 即∴-3< m ≤-1. ②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此时如图(ⅲ),可得 f (0)<0, 得 m <-3. ③有一个正根,另一根为0,此时如图(ⅳ),可得 ∴ m =-3. 综上所述,当方程至少有一个正根时,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为 (-∞,-1]. 通性通法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可转化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x 轴交点 的情况,先将函数草图上下平移,确定根的个数,用判别式限制,再 左右平移,确定对称轴有无超过区间,或是根据根的正负情况,用根 与系数的关系进行限制. 【跟踪训练】 1.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x2-2 x + m =0的两根同号,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m ≤1 B. m ≤0 C. 0< m ≤1 D. 0≤ m ≤1 解析: 关于 x 的方程 x2-2 x + m =0的两根同号,则判别式大于 等于0且两根之积大于零,则有解得0< m ≤1, 故选C. 2. 方程8 x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