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78974

4.1《修辞立其诚》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63438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修辞立其诚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理解作者的重要观点,并梳理全文的论述思路。 2.学习文中的多种论证方法。 3.体会文中对于“真”“善”的孜孜追求,培养良好的品德。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 1.导入新课 现在很多学生写出的文章总感觉不能打动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情实感。写文章时常常东拼西凑,生编硬造,千篇一律,给人似曾相识之感。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孔子说:“修辞立其诚。” “修辞”就是修饰词句,是写作。“立其诚”就是写文章要实在、诚实,写真话,抒真情。由此看来,文章能打动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有真情实感,要采撷生活中足以令人感动的事,用朴实率真的文字加以表现。 教学过程 2.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92年四月,深刻阐述了张岱年的治学宗旨,张岱年治学贯彻一个“诚”字。张岱年先生在评析儒家“五常”伦理说,“五常”之中最单纯的是“信”。张岱年先生说:“诚的本义是信。《说文》云:‘诚,信也。’说话符合事实谓之诚。”“修辞立其诚”就是强调立言为文要坚持“诚”,就是说发言立论要以事实为根据,要真实可信。 教学过程 2.背景介绍 张岱年先生以“修辞立其诚”作为自己的治学之道,在学术研究中,张岱年先生无论在逆境还是在顺境中,都能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张岱年先生晚年自号“渠山拙叟”,并以“直道而行”为其一生立身之则,可见“修辞立其诚”也是张岱年先生的立身之道。 教学过程 3.作者介绍 当代哲学大师———张岱年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别署“宇同”,———世界大同”之意。原籍河北省献县(今属沧州市),生于北京。中国当代哲学家、文化学家、国学大师。父张濂,为光绪朝进士、翰林院编修;兄张崧年(张申府),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同年入清华大学哲学系任教。30年代中期,撰写完成重要哲学著作《中国哲学大纲》。 抗战期间滞留北平,1943年秋起任教于私立中国大学。1946年重返清华大学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78年起担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等职务。他终生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著述宏富。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论点 4.论述类文本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指的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种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从全文来看,论点不是某一段的中心句,而是能统摄全文的中心句。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全篇应紧紧围绕着这一中心论点来展开议论。为了论述得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相互矛盾、交叉或包含。 教学过程 (2)论据 指的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和可行性的材料。分为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 教学过程 (3)论证方法 指的即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常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假设论证等。 ① 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起到以理服人的作用。 ② 道理论证 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论证论点。“引用论证”是其中一种,即引用名言警句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