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79844

6.4.3 拓 视 野 三角形解的个数判断(课件 学案)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22089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6.4.3,第二,必修,2019,人教,数学
    三角形解的个数判断 1.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边和角,此时有唯一解,三角形被唯一确定.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的边和角,此时可能出现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三角形不能被唯一确定.那么怎样判断解的个数呢? 具体方法如下: (1)代数法:三角形解的个数可由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来判定.不妨设A为锐角,若a≥b,则A≥B,从而B为锐角,有一解.若a<b,则A<B,由正弦定理得sin B=,①sin B>1,即a<bsin A,无解;②sin B=1,即a=bsin A,一解;③sin B<1,即bsin A<a<b,两解. (2)几何法:在△ABC中,已知a,b和A,以点C为圆心,以边长a为半径画弧,此弧与除去顶点A的射线AB的公共点的个数即为三角形解的个数,见下表: 分类 图形 关系式 解的个数 A为 锐角 a<bsin A 无解 a=bsin A 一解 bsin A< a<b 两解 a≥b 一解 A为 钝角 或直角 a>b 一解 a≤b 无解 【例】 不解三角形,判断下列三角形解的个数(△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1)a=5,b=4,A=120°; (2)a=9,b=10,A=60°; (3)b=72,c=50,C=135°. 方法总结 1.在△ABC中,0<sin B≤1,故≥1.∵=,∴a=,∴a≥bsin A.这是已知a,b,A解三角形时,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1或2)的前提. 2.解三角形时,可以先求出sin B的值并与1进行比较,再结合已知条件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 【迁移应用】 1.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  ) A.a=30,b=50,A=36° B.a=50,b=30,A=36° C.a=30,b=60,A=30° D.a=30,B=20°,A=136° 2.在△ABC中,已知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x,b=2,B=45°,若三角形有两个解,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2 B.x<2 C.2<x<2 D.2<x<2 3.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b=4,c=2,C=30°,那么此三角形(  ) A.有一解 B.有两解 C.无解 D.解的个数不确定 拓视野 三角形解的个数判断 【例】 解:(1)sin B=sin 120°=×<,所以三角形有一解. (2)sin B=sin 60°=×=,而<<1. 所以当B为锐角时,满足sin B=的角B的取值范围是60°<B<90°.满足A+B<180°; 当B为钝角时,满足sin B=的角B的取值范围是90°<B<120°,也满足A+B<180°.故三角形有两解. (3)sin B==sin C>sin C=. 所以B>45°,所以B+C>180°,故三角形无解. 迁移应用 1.A A选项,bsin A=50sin 36°<a,又a<b,所以三角形有两个解;B选项,bsin A=30sin 36°<a,又a>b,所以三角形有一个解;C选项,bsin A=60sin 30°=30=a,所以三角形有一个解;D选项,可得C=24°,所以三角形有一个解,故选A. 2.C 由题意知a>b,则x>2,又由sin A==<1,可得x<2,∴x的取值范围是2<x<2.故选C. 3.C 法一 由正弦定理和已知条件,得=,∴sin B=.∵>1,∴此三角形无解. 法二 ∵c=2,bsin C=2,∴c<bsin C,故此三角形无解. 法三 作∠ACD=30°,AC=b=4,以A为圆心,AB=c=2为半径画圆(图略),该圆与CD无交点,则此三角形无解. 2 / 2(课件网) 拓 视 野 三角形解的个数判断 1. 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边和角,此时有唯一解, 三角形被唯一确定. 2.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的边和角,此时可能 出现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三角形不能被唯一确定.那么怎样 判断解的个数呢? 具体方法如下: (1)代数法:三角形解的个数可由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来判 定.不妨设A为锐角,若a≥b,则A≥B,从而B为锐角,有 一解.若a<b,则A<B,由正弦定理得 sin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