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有说39或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歌。 莎士比亚(1564-1616) 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英国剧作家本·琼斯:(威廉·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传奇剧时期。 主要宣扬仁爱、宽恕与和解,代表作是《暴风雨》。 晚期创作阶段 (1608—1612) 悲剧时期。 作品主要揭露当时社会的种种乱象及道德堕落,表现出作家对社会及人性透彻深入的了解。 中期创作阶段 (1601—1607) 历史剧、喜剧时期。 剧作整体基调昂扬,对生活充满乐观情绪。 早期创作阶段 (1590—1600) 作者简介 — 创作生涯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38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 《罗密欧与朱丽叶》 悲喜剧 《麦克白》 四大悲剧 《哈姆莱特》 《奥赛罗》 《李尔王》 《理查三世》 历史剧 《亨利四世》 《仲夏夜之梦》 四大喜剧 《威尼斯商人》 《第十二夜》 《皆大欢喜》 作者简介 — 代表作 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 1 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 2 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 3 作者简介 — 莎翁悲剧特点 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文艺对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就是这一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本剧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莎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哈姆莱特》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反映社会,反映现实。 哈姆莱特从父王的鬼魂那里,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的罪行;哈姆莱特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相似“谋杀”情节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是否真实;克劳狄斯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帘后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送他去英国,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但被哈姆莱特察觉,半路上调换了密信,反而叫英王杀掉了两个密使,自己脱险回来。哈姆莱特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亚因父死(大臣波洛涅斯)、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淹死在一条铺满鲜花的小溪。 奸王利用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为父报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雷特于死地。决斗中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因误喝克劳狄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中毒死去,雷欧提斯在决斗中也被自己毒剑所伤,临死告知王子真相,一切皆为新王所设计,得知中毒原委的哈姆雷特在临死前杀死了克劳狄斯并嘱托朋友霍拉旭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后人。 哈姆莱特 乔特鲁德 奥菲利娅 波洛涅斯 雷欧提斯 老丹麦王 克劳狄斯 乔特鲁德(哈之母) 奥菲利娅 (哈女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