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85906

【新教材】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嘀哩嘀哩》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日期:2025-11-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772398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七,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嘀哩嘀哩,单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型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季的颜色》第1课时《嘀哩嘀哩》 【教材分析】 《嘀哩嘀哩》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季的颜色》第1课时唱歌课。《嘀哩嘀哩》由望安作词、潘振声作曲,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歌曲。它创作于特定时期,以春天为主题,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孩子们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此歌常被选入小学音乐教材,旨在通过歌曲学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表现力。歌曲为大调式,采用再现的两段体结构。A、B段均由4个乐句组成,结构清晰,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音乐充满好奇心,喜欢唱歌、律动和简单的乐器。他们已能分辨基本音高和节奏,模仿能力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趣味活动维持兴趣。此时学生开始形成初步的音乐审美,对欢快、形象的歌曲更感兴趣,比如童谣或动画配乐。他们能参与集体合唱,不过音准和节奏稳定性需加强,部分学生还存在跑调情况。在技能上,多数能掌握简单打击乐器的演奏,对音乐游戏和肢体律动参与度高。教学需多采用情境创设、故事导入等方式,兼顾趣味性与基础技能培养。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旋律和节奏,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喜悦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和大自然的魅力。 (二)艺术表现 使学生能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有表现力地展现歌曲的情感。同时,能够根据歌曲情绪进行适当的情感处理和表情表现。 (三)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词创编、舞蹈动作编排或选择合适的乐器编创伴奏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自身喜欢的形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四)文化理解 让学生了解春天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音乐与自然、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歌曲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2.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把握歌曲的节奏变化,特别是一些具有特点的节奏型,如附点音符、切分节奏等。 (二)教学难点 1.准确掌握前八后十六等较复杂的节奏,保证演唱的节奏准确性和流畅性。 2.引导学生通过声音和表演细腻地表现出歌曲的喜悦情感,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3.启发学生进行有创意、有深度的歌词创编和表演设计,将对歌曲的理解融入到创意实践中。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上课伊始,教师展示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盛开、鸟儿欢唱的景象,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呀?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春天到了,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描述春天的特征,如树木发芽、花朵开放、天气变暖等。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教师接着说:“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有很多歌曲都在赞美春天。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叫做《嘀哩嘀哩》。让我们一起听听,歌曲里是怎样描绘春天的。”然后播放歌曲的音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氛围。 书写板书《嘀哩嘀哩》。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