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标中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本课从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感受互联网对于语文学习的影响,学习恰当使用网络词语,增强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运用互联网手段为生活和学习服务。 【学习目标】 学会网络搜索技能,合理运用互联网手段学习语文。 2.能分析调查问卷的图表含义,并用文字准确表述分析结果。 3.理性认识互联网对语文学习的影响,提高思辨能力。 【学习重点】 能分析调查问卷的图表含义,并用文字准确表述分析结果。 【学习难点】 理性认识互联网对语文学习的影响,提高思辨能力。 【学习准备】 1.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长明确组员在每个任务中的分工。 2.发放学习任务单,提前布置,让学生做好材料准备。 3.指导学生在互联网上搜集筛选资料,合作探究网络学习的相关技巧。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图片或视频展示) 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随之兴盛的网络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语文学习。今天,我们将从“网络词语”“电子阅读”“网络助力语文学习”三个方面探讨互联网对日常听说读写的影响。 二、网络词语的说与写 “躺平”“干饭人”“YYDS”等网络词语随着新闻资讯、网络视频的传播而广为人知。不少同学熟谙网络词语,应用自如。回想一下,你最喜欢说的网络词语是什么。 看来,绝大部分同学都有自己喜欢挂在嘴边说一说的网络词语。网络词语因为其独特的魅力,不仅被同学们说,有的还被主流媒体说,还有的被收录到字典等工具书中(展示图片或视频)。 生活中说网络词语是无伤大雅的事,但作文中写网络词语却需思虑再三。中学生作文是否可以使用网络词语呢?如果可以,又应该如何使用呢? (点拨:通过提问指导学生梳理问题的内在逻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考作文对语言的要求是什么? 网络词语有哪些特征? 网络词语的特征与中考作文的要求能否兼容?) 1.合作运用互联网搜索近三年网络流行语,交流分享如何高效搜索所需信息。(课前任务) (点拨:学生分享完毕后总结网络搜索的基本技巧。) 2.交流讨论你对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的态度和看法,对网络词语该如何正确使用提出建议。 (点拨:态度与看法要求参考观点论述题的回答技巧,从观点、理由、总结三个方面阐述。) 3.每组推选一个最佳的答案,拍照上传。图片收集后,所有同学浏览并为心中的最佳的答案点赞,点赞数最高的答案将进行全屏展示。请同学们客观公正地评选。 网络词语 含义 出处 流行/过时 产生方式 有何特征 词典未收录 词典已收录 中考作文对语言的要求 搜索技巧总结 态度与看法 网络词语使用建议 三、书文报刊的读与听 刚才大家在进行网络搜索时,我发现有同学记录信息并不是边看边写,而是边听边写,这样的阅读方式在这个网络时代早已屡见不鲜。地铁上、公园长椅上、飞机高铁上,越来越多的人或关注于一块小小屏幕,或戴着耳机听着语音资讯。互联网让阅读不再受书本的桎梏,变得愈加多元。你喜欢电子阅读还是纸质阅读呢?电子阅读有什么优缺点呢?未来的某天,电子阅读会彻底替代纸质阅读吗?接下来,我们将通过问卷调查和辩论赛的方式探讨这一问题。 1.运用网络搜索调查问卷相关知识,设计发放回收问卷。(课前任务) 2.请大家根据调查数据所绘制的图表,写下你的分析并推测其原因。 (点拨:1.运用数学知识将统计数据绘制成图表。 2.指导学生运用语文图表题技巧,完成调查报告。 根据图表文字明确说明对象和比较对象。 细读图表,关注最值。高低变化寻规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