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1 山地回忆 孙犁 1.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4.体会作者对山地的情感,归纳文章主题思想。 教学目标 走进作者 孙犁(1913—2002)作家,河北安平人,原名孙树勋、孙振海,“孙犁”是其笔名之一。“荷花淀派”创始人。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另有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诗集《白洋淀之曲》等。 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显示了作家成熟了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 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发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河北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 ”, 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山地回忆》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首先感受小说中的“诗意”。 关于“荷花淀派”(亦称“白洋淀派”) 知识链接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 说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 情节 环境 小说核心 小说骨架 小说背景 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序幕) (尾声) 小说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 小说与散文、诗歌、戏剧并成为“四大文学体裁”。 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知识链接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 说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 情节 环境 小说核心 小说骨架 小说背景 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序幕) (尾声) 小说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 小说与散文、诗歌、戏剧并成为“四大文学体裁”。 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写作背景 《山地回忆》是孙犁写于1949年12月的一篇短篇小说。关于此文,孙犁先生曾这样回忆:《山地回忆》里的女孩子,是很多山地女孩子的化身。当然,我在写她们的时候,用的多是彩笔,热情地把她们推向阳光照射之下,春风吹拂之中。在那可贵的艰苦岁月里,我和人民建立起来的感情,确是如此。我的职责,就是如实而又高昂浓重地把这种感情渲染出来。 字词积累 阜平( ) 土靛( ) 玉黍( ) 碛口( ) 袄襟( ) 饭缸( ) fù diàn shǔ qì ǎo ɡāng 字词积累 穷山恶水:形容自然条件很差,物产不丰富的地方。 盈余:收入中除去开支后剩余的财物。 破绽:衣物的裂开,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 袄襟:有里子的上衣的前面部分。 激荡:因受冲击而动荡;冲击使动荡。 整体感知 听课文朗读,完成下面的任务: 1.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3.本文围绕“袜子”写了哪几件事?用表格梳理 “袜子”故事脉络。 2.根据课文内容划分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1.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温馨提示(人+事: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内容:讲述了抗战时期八路军战士与农村女孩妞儿因一双袜子结下深厚军民情谊,分别后战士仍珍藏袜子怀念这段温暖情谊的故事。 第二部分(5-82): 故人来参观,“我”想买布送他。 一双袜子的来龙去脉。 第一部分(1-4): 第三部分(83-88): 我买了布送给大伯。 2.根据课文内容划分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3.本文围绕“袜子”写了哪几件事?用表格梳理 “袜子”故事脉络。 ★文本写了两件事: ①“我”为进城来的农民代表买布; ②当年一个小姑娘给“我”做袜子。 人物 关键情节 人物情感变化 初遇冲突 河边争执(“洗脸洗菜”之争) 妞儿:泼辣直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