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94014

高教版语文复习基础模块上册第3单元第4课促织课件(共68张PPT)+课时作业(含解析)

日期:2025-11-29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926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教,作业,课时,PPT,68张,促织
    第四课 促织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D ) A.迂讷(nà) 藁葬(ɡǎo) 嗤笑(chī) 瞻前顾后(zhān) B.觇视(chān) 爇香(ruò) 长胫(jìnɡ) 抢呼欲绝(qiǎnɡ) C.裨益(bì) 兰若(rě) 荫庇(yīn) 心如针芥(jiè) D.竦立(sǒnɡ) 惴惴(zhuì) 惙然(chuò) 掷地有声(zhì) 解析:A项,迂讷(nè);B项,抢呼欲绝(qiānɡ);C项,荫庇(yì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C ) A.徐行 作揖 胫骨 挺而走险 B.跬步 恩荫 邑痒 怪诞不经 C.裨益 仲裁 愧怍 向隅而泣 D.竦立 彷徨 聒躁 揣揣不安 解析:A项,挺而走险—铤而走险;B项,邑痒—邑庠;D项,揣揣不—惴惴不安。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是( C ) A.细疏其能 疏:梳理 B.操童子业,久不售 售:卖 C.蹑迹披求 披:拨开 D.径造庐访成 造:建造 解析:A 项“疏”,臣子向君主陈述事情的一种公文,在这句中作动词用,释为“分条陈述”;B项“售”,指科举及第;D项,“造”“到”。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 A.昂其直,居为奇货 B.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C.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D.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解析:A项,“直”同“值”;B项,“裁”同“才”;C项,“翼”同“翌”。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 ) A.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D.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解析:A 项“俨然”古今词义相同,解释为“很像的样子”;B项“少年”,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的男子”;C项“振奋”,古义“振翅”,今义“振作、奋发”;D项“胸———,古义“心意”,今义“胸襟”。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 A.岁征民间 B.试使斗而才 C.笼归,举家庆贺 D.裘马扬扬 解析:A 项,名词作状语;BCD三项均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7.下列各句和“问者爇香于鼎”句式相同的是( C ) A.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B.此物故非西产 C.假此科敛丁口 D.古之人不余欺也 解析:“问者爇香于鼎”是状语后置句;A项是定语后置句;B项是判断句;C项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 8.下列各句中,翻译有误的是( A ) A.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 译文:巡抚不忘自己,无奈县令也以才能优异而被上报,县令高兴,免除了成名的差役。 B.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 译文: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献给县令,县令见蟋蟀身形短小,怒斥成名。 C.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 译文:每当听到琴瑟的声音,(蟋蟀)就应和着音乐节拍跳舞。更加以为奇异。 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译文:一个人升天,连他的鸡犬也成仙了。 解析:翻译时把握关键字词。A项中的“所自”,翻译为“由来、来源”;“无何”翻译为“没多久”。本句应译为“巡抚不忘恩赐的由来,没多久,县令也以才能优异而被上报,县令高兴,免除了成名的差役。” 9.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聊斋志异》是中国18世纪成书的一部文言小说集,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 B.“促织”,又名蟋蟀、蛐蛐儿。古谚曰:“蟋蟀鸣,懒妇惊。”是说古代妇女一听到蟋蟀的叫声,便知秋日已到,离冬天不远了,于是抓紧时间纺织,这便是“促织”一名之由来。 C.“童子”,即童生,指科举时代,已考取秀才的读书人。 D.鲁迅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人骨三分。” 解析:A项,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C项,“童子”,即童生,指科举时代,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