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94438

三《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同步练习(含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170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模块,基础,高教,语文,中职,答案
  • cover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一、文学常识 1. 作者及背景 (1)《史记》作者_____,字_____,(朝代)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世尊为“史圣”。全书共_____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记载了从_____到_____时期的历史,鲁迅称其为“_____,_____”。 (2)《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事发生在_____时期,通过_____、_____、三个主要事件,展现了蔺相如、的外交智慧和廉颇、_____的大将风度。 2. 字词梳理 (1)拼音填写 ① 缪贤( ) ② 肉袒( ) ③ 汤镬( ) ④ 睨柱( ) ⑤ 渑池( ) ⑥ 不怿( ) (2)通假字 ① 可予不:_____通_____,意为_____。 ② 拜送书于庭:_____通_____,意为_____。 ③ 召有司案图:_____通_____,意为_____。 (3)单字词翻译 ① 窃计:_____ ② 徒见欺:_____ ③ 均之二策:_____ ④ 严大国之威:_____ ⑤ 相如因持璧却立:_____ ⑥ 负荆请罪:_____ (4)古今异义 ① 美人(古义):_____(今义):_____ ② 前进(古义):_____(今义):_____ ③ 宣言(古义):_____(今义):_____ ④ 亲戚(古义):_____(今义):_____ ⑤ 指示(古义):_____(今义):_____ ⑥ 约束(古义):_____(今义):_____ (5)段落翻译 原文: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译文: 二、文本探究 1. 文章的结构 (1)全文以_____为核心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① 完璧归赵(1-11段): 蔺相如凭借“”的策略,识破秦王骗局,最终,展现其_____。 ② 渑池之会(12-16段): 蔺相如以“”的勇气迫使秦王击缶,维护赵国尊严,体现其_____。 ③ 负荆请罪(17-21段): 廉颇因_____而_____,蔺相如以“”的胸怀化解矛盾,二人结为_____。 (2)文章的叙事特点: ① 以_____推动情节,如“和氏璧”“秦王击缶”等细节贯穿始终; ② 通过_____刻画人物,如蔺相如的“怒发上冲冠”与廉颇的“肉袒负荆”形成鲜明对比; ③ 采用_____手法,如蔺相如的“先国家之急”与廉颇的“私仇”形成冲突与和解。 2. 文章的主旨 本文通过_____、_____、_____三个历史事件,塑造了蔺相如、、的外交家形象和廉颇、_____的爱国将领形象,歌颂了_____的精神,揭示了_____的重要性。 三、课内阅读 选段一:完璧归赵(原文第8段) 蔺相如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1. 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细节表现了他_____的心理。 2. 蔺相如以“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为喻,目的是_____。 3. 秦王“礼节甚倨”的具体表现是_____。 选段二:渑池之会(原文第14段)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1. 蔺相如要求秦王击缶的策略是_____。 2.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体现了蔺相如_____的性格。 3. 秦王“不怿”的原因是_____。 选段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