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98279

高教版高考语文复习基础模块下册第2单元第3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课件(共68张PPT)+课时作业(含解析)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9438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教,列传,作业,课时,PPT,68张
    (课件网) 基础模块下 第二单元 第三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知人论世 细斟北斗 常识链接 跬步千里 知识存盘 聚沙成塔 结构探究 分毫析厘 沙场练兵 学以致用 C A C B A D B D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史学 文学 思想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 B C B C 2门世2有 3厚第三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是( C ) A.相如奉璧奏秦王 奏:进献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谢:道歉 C.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间:偷偷地 D.臣请就汤镬 就:接受 解析:间:抄小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是( D ) A. B. C. D. 解析:D项,为:介词,替,给。A项,以:介词,凭借/介词,用。B项,乃:副词,于是,就/副词,才。C项,因:副词,由此,趁此/介词,经由,通过。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B ) ①舍相如广成传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④毕礼而归之 ⑤宁许以负秦曲 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⑦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A.①②/③⑤/④/⑥⑦ B.①③/②/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⑥/④⑤/⑦ D.①④/②/③⑤/⑥/⑦ 解析:①③名词用作动词,②名词作状语,④⑤使动用法,⑥意动用法,⑦形容词用作动词。 4.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是( C )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②拜送书于庭 ③召有司案图 ④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⑤秦自缪公以来 ⑥乃使其从者衣褐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⑧乃设九宾礼于廷 ⑨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A.①②③⑤⑦⑧ B.②③④⑦⑨ C.①②③⑤⑦ D.④⑤⑥⑦⑧⑨ 解析:①不,通“否”;②庭,通“廷”;③案,通“按”,审察、察看;⑤缪,通“穆”;⑦孰,通“熟”,仔细。 5.下列加点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是( B )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 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④决负约不偿城 ⑤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⑥明年复攻赵 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A.③④ B.④⑧ C.⑥⑧ D.③⑥ 解析:①美人,古义:妃嫔,今义:美貌的女子;②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③辞谢,古义:婉言道歉,今义:很客气地推辞不受;⑤约束,古义:遵守约定,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⑥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⑦亲戚,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负约”和“请罪”古今义相同。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史记》的作者是东汉的司马迁,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历史之父”。 B.《史记》的体例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其中“世家”用于记述帝王的史事。 C.《二十四史》是指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都属“二十四史”。 D.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解析:A项“东汉”错误应是“西汉”,B项应是“本纪用于记述帝王的史事”,C项“二十四部纪传体通史”错误,不都是。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译文: 我确实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译文: 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而来侍奉您,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译文: 两人终于和好,结成生死与共的好朋友。  三、语言表达 学校将邀请北京京剧团演出京剧《将相和》选段。虽然大多数学生对京剧不太熟悉,但对“将相和”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