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99353

华师大(2024)数学八上11.1.2 幂的乘方(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20572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华师大,整体,单元,教案,课件,乘方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1.2 幂的乘方 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十一章 课题 11.1.2 幂的乘方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探索并了解正整数幂的运算法则,掌握幂的乘方运算法则(am)n=amn(m、n为正整数),并能运用其进行准确计算。理解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思想,提升逻辑推理能力。能在具体的整式运算情境中,识别并正确运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与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等运算法则协同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幂的乘方” 作为幂运算体系的关键环节,其运算法则的推导与应用,不仅是对同底数幂乘法的深化,更为积的乘方及后续复杂幂运算提供方法借鉴。通过设计由特殊到一般的自主探索活动,引导学生亲历法则归纳过程,有助于培养其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数学知识的生成规律,体会数学思维的严谨性与逻辑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对幂的概念和同底数幂乘法法则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具备了初步的观察、归纳、类比等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但对于幂的乘方这种较为抽象的运算,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其本质和运算规则的推导过程中存在困难。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具体、生动的实例较为感兴趣,而对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推理可能会感到枯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实例引导、直观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数学抽象:通过对具体幂的乘方运算的观察、分析,抽象出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理解幂的乘方的本质,提升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逻辑推理:经历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运用乘方的意义和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逻辑推理,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数学运算:能够熟练运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准确解决与幂的乘方相关的数学问题,提高运算能力。 数学建模: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能够识别并运用幂的乘方模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建模能力。 教学重点 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am)n=amn(m、n为正整数)的理解与推导。熟练运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能够准确区分幂的乘方运算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并能在混合运算中正确运用相应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 复习提问,温故孕新想一想: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是什么?用式子怎样表示?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m· an=am+n (m,n都是正整数).计算:①a3 · a4; ②( -2 )5×( -2 )3; ③ xn · xn+1解:① 原式=a3; ②原式=(-2)8=256;③ 原式=xn+n+1=x2n+1. 思考问题,举手回答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在练习纸上完成计算题目,并说出计算过程和依据。 复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强化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为本节课学习幂的乘方做铺垫 二、引新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同学们,若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2,大家能快速算出它的体积吗?正方体的体积为(a2)3这个算式的底数和指数是什么?底数为a2,指数为3底数是幂的形式,这是什么运算?上面的运算称为幂的乘方. 认真观察屏幕中的正方体,结合教师的提问,主动回忆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初步感知幂的乘方概念,进而激发探索其运算规则的浓厚兴趣。 以学生熟悉的正方体体积计算为切入点创设真实情境,将抽象的幂的乘方概念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更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探究 试一试: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填空:(1)(23)2= 23 × 23 =23+3=2( 3 )×(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