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0208

二《青纱帐——甘蔗林》同步练习(含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日期:2025-10-21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167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模块,基础,高教,语文,中职,答案
  • cover
《青纱帐———甘蔗林》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一、文学常识 1. 作者及背景 (1)本文作者是_____,他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 》《致大海》等,其诗歌以强烈的政治抒彩和豪迈的语言风格著称。 (2)这首诗创作于_____年,当时中国正处于_____时期,诗人通过对北方“青纱帐”和南方“甘蔗林”的对比,象征_____与_____的内在联系。 (3)青纱帐原指北方_____、_____等高秆作物形成的绿色屏障,在诗中象征;甘蔗林则象征_____。 2. 字词梳理 (1)单字拼音 ① 衷肠( ) ② 凛冽( ) ③ 高粱( ) ④ 高亢( ) ⑤ 秸秆( ) ⑥ 炽热( ) (2)单字词释义 ① 衷肠:_____ ② 凛冽:_____ ③ 高亢:_____ ④ 苍茫:_____ ⑤ 宽敞:_____ ⑥ 秸秆:_____ 二、文本探究 1. 文章的结构 全诗以_____为线索,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1)(第1节):以_____句总起,表达对青纱帐和甘蔗林的深情。 (2)(第2-3节):回忆_____中的革命岁月,强调其对诗人青春、信念的塑造。 (3)(第4-6节):_____青纱帐的_____与甘蔗林的_____,展现时代变迁。 (4)(第7-11节):指出两者的_____,如_____、_____,强调革命精神的永恒。 (5)(第12节):点明“甘蔗林是新时代的青纱帐”,象征_____。 2. 文章的主旨 通过_____与_____的对比,歌颂_____的传承,表达诗人对_____的坚定信念,以及对_____的赞美。 3. 重难点突破 (1)象征手法:青纱帐象征_____,甘蔗林象征_____,两者的关联体现了_____的延续。 (2)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凛冽的白霜”与“_____”、“炮火的寒光”与“_____”等对比,突出_____的差异。 (3)情感脉络:从对革命岁月的_____,到对新时代的_____,最终升华为对_____的豪情。 三、课内阅读 文段一(选自“总起”部分) 看见了甘蔗林,我怎能不想去青纱帐! 北方的青纱帐啊,你至今还这样令人神往; 想起了青纱帐,我怎能不迷恋甘蔗林的风光! 南方的甘蔗林哪,你竟如此翻动战士的衷肠。 1. 这一节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 2. “令人神往”和“翻动战士的衷肠”分别表达了诗人对_____和_____的情感。 3. 结合全诗,分析“青纱帐”和“甘蔗林”在结构上的作用。 文段二(选自“对比”部分) 北方的青纱帐哟,常常满怀凛冽的白霜; 南方的甘蔗林呢,只有大气的芬芳! 北方的青纱帐哟,常常充溢炮火的寒光; 南方的甘蔗林呢,只有朝雾的苍茫! 1. 这四句诗通过_____和_____的对比,突出了_____的差异。 2. “凛冽的白霜”象征_____,“大气的芬芳”象征_____。 3. 分析这种对比在诗中的深层含义。 文段三(选自“总结”部分) 因为我们的甘蔗林呀,已经是新时代的青纱帐! 南方的甘蔗林哪,你为什么这样翻动战士的衷肠? 因为我们的青纱帐呀,埋伏着千百万雄兵勇将! 1. “新时代的青纱帐”指的是_____,其象征意义是_____。 2. 诗中“雄兵勇将”既指_____,也暗喻_____。 3. 这一节在全诗中的作用是_____。 四、学业测试(融合真题题型) 1. 词语辨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青纱账 心弛神往 雄浑 B. 百炼成钢 高粱地 充溢 C. 明朗 炽烈 酣畅 互诉衷肠 D. 滋养 宽敞 衰老 雄兵勇将 2. 语病修改 原句:通过学习这首诗,使我深刻理解了革命传统的重要性。 修改:_____ 标点使用(判断题) “青纱帐———甘蔗林”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 4. 综合阅读 结合诗中“风暴是一样地雄浑呀,雷声也一样地高亢”等句子,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意象表达革命豪情。 答案总结 一、文学常识 1. (1)郭小川;《向困难进军》 (2)1962;三年困难;革命岁月;社会主义建设 (3)玉米;高粱;艰苦的革命斗争;幸福的和平建设 2. (1)① zhōng cháng ② l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