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教材分析 《浣溪沙》是北宋词人晏殊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词的上阕通过对“落花”等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下阕则在抒情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落花”“归燕”等,将自然之景与内心之情巧妙融合,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教学目标 1. 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感受词的韵律美。 2.理解词中字词的含义,把握词的内容和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品味词的语言,学习词中运用意象表达情感的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4. 感受宋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导入新课 在春光明媚的时节,在夕阳西下的黄昏,听一曲新词,品一杯美酒。看亭前花开花落,望燕子归去又来。如此良辰美景,诗人却独自徘徊于小园香径。是感慨,亦或是淡淡的惆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走进诗人的世界,倾听诗人的人生感悟! 作者简介 晏殊:(991 - 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婉丽含蓄,是婉约派代表词人。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晏殊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平坦,但政绩平平。作品在歌酒风月、闲情逸致吟咏中,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精神空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迟暮落寞的感伤。《浣溪沙》这首词写的就是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 初读感知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初读感知 初读感知 【浣溪沙】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办法。 香径:弥漫着花香的园中小路。 徘徊:来回地走。 整体感知 【疏通诗意】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听着一曲刚填好的词,喝着一杯美酒, 依旧是去年的天气和旧时的亭台。 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再回来? 无可奈何花儿凋谢了, 好像曾经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来。 (我不禁)在充满幽香的园中小路上独自徘徊。 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夕阳西下几时回? 整体感知 浣溪沙 填一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无可奈何中,百花残落,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了。(我)独自在弥漫着花香的园中小路上徘徊。 四、词句赏析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上片首句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次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美景与去年无异,而词人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夕阳西下”句,不仅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 四、词句赏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融情于景,伤春的情怀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自然景象中,含有淡淡的忧伤。“无可奈何”二句,对仗工整,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被称为名对。 四、词句赏析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①对比、借景抒情,②新”“旧”对比③表达了美景依旧而光阴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惆怅,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以及对年华将逝的伤感,暗含了但愿美好希望重现的情怀。 四、词句赏析 “花落”是伤春,“似曾相识”是伤别,“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再次形成对比,增加了对时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