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2401

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及验证(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

日期:2025-09-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38361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验证,必修,2019,人教,生物学,高中
    第1课时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及验证 知识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1.孟德尔用豌豆做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不必考虑的是(  ) A.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 B.两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关系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2.如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中F1自交产生F2的结果统计。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 B.可根据分离定律推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 C.根据图示结果不能确定F1的表现类型 D.根据图示结果不能确定亲本的表现类型和遗传因子组成 知识点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设 3.(2024·江苏扬州中学高一期中)关于孟德尔豌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下列哪些解释是正确的(  ) ①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 ②亲代形成配子时,产生yr和YR两种配子,F1性状为黄色圆粒,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为杂合体 ③F1产生配子时,Y和y分离,R与r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④F1雌雄各4种配子受精机会均等,因此有16种结合方式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4.(2024·安徽安庆一中高一月考)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F1全是黄色圆粒豌豆(YyRr),F1自交产生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2黄色皱粒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有2种 B.F2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为3∶1 C.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为3/8或5/8 D.F2黄色圆粒豌豆中纯合子占1/9 知识点三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及自由组合定律———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5.下列有关测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说,只有测交才能产生1∶1∶1∶1的性状比例 B.对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进行测交,后代中会出现该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 C.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产生配子的种类和产生配子的数量等 D.对某植株进行测交,得到的后代遗传因子组成为Rrbb和RrBb(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则该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是Rrbb 6.孟德尔在对两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的是(  ) A.F2豌豆籽粒表现为黄∶绿=3∶1,圆∶皱=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YR∶Yr∶yR∶yr=1∶1∶1∶1 C.F2籽粒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D.F1测交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 7.(2024·四川内江高一期末)下图为某同学书写的某种生物杂交的相关遗传图解。下列对该遗传图解评价不合理的是(  ) A.规范书写了各类符号 B.配子的产生与结合都正确 C.各类遗传因子组成的书写都正确 D.未标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 8.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遗传因子P、p控制),抗锈和易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均独立遗传。以纯种毛颖易感锈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性状表现,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比例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 (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         。 (2)亲本甲、乙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丁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3)F1形成的配子是       。产生这几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 (4)F2中遗传因子组成为pp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光颖抗锈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 (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