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2434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习作:____让生活更美好》课件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80413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____让生活更美好
  • cover
(课件网) 习 作: ___让生活更美好 学习目标 美丽的风景,安静的校园,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也有许多东西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今天我们进入习作。 激趣导入 习作要求 请以“____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完后,开展一次“共享美好生活”主题班会,共同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 5.例文简析—以《竹节人》为例。 (1)文章第一部分概述“我们”当时全迷上了竹节人,点明了让生活变得美好的具体事物。 (2)接着描述“我们”制作竹节人的过程,表现人物对游戏的喜爱之情。 (3)再接下来,文章描写了斗竹节人的乐趣,体现了“我们”对此的深深着迷。文章这个部分层次清晰地刻画了乐趣的具体表现,由浅至深,次序分明。 你有没有想过,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选择写作材料 整理归类 选择写作材料 选择写作材料 选择写作材料 选择写作材料 ,让生活更美好 从家庭考虑: ,让生活更美好 从学校考虑: ,让生活更美好 从社会考虑: ,让生活更美好 从自身考虑: ,让生活更美好 从自然考虑: ,让生活更美好 亲情、母爱 值日、演讲 微笑、宽容 阅读、集邮 登山、探险 选一选 选择写作材料 我想到的是音乐。听听音乐,唱唱歌,会让我放松、开心。 我的答案是种花。把种子种下去,等它们发芽,看它们慢慢长大,真有成就感。 旅行让我看到了和家乡不一样的美景,还增长了见识。 1.选材要以自己熟悉的为主。 我们在构思时一定要把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表现出来。一般来讲,我们可以按照“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自身”这个思维体系去拓展思维,从而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 2.写作视角要尽量与众不同。 当你拿笔构思时,马上就想到的内容,尽量不要写。“_____让生活更美好”这个题目,它的落脚点显然在“更”字上。 3.写作素材切入点要小。 从自我生活实际来拟题,从自我兴趣爱好来拟题,这就具体得多,就能通过自我的生活细节来写活名著、科学、自然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而且可以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感悟。 4.关注写法。 (1)把事情写完整。把事情发生的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①事情的经过要分步骤写仔细,每件事都是由几个小步骤、小环节构成的,要分步写细致。 ②事是由人做的,要写好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 ③写好事情的起伏要有一波三折的情节。 ④记叙的条理要清楚。 ⑤要写出事情的深意和新意。 常用的首尾呼应方法 呼应开头法 一问一答法 因 果 法 题目:校园,让生活更美好 结尾:啊!校园,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生活因你更美好。 开头:春姑娘来了,她携来和煦的阳光,步入校园,她用那双灵巧的手让我们校园生活更美好。 呼应开头法 题目:春游,让生活更美好 结尾:“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哦!我知道了:春天在我们心中,春游,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开头:伴一路春风,洒一路欢笑,我们躺在草地上,走在田埂边,咦,我们这是干什么? 一问一答法 题目:伸手,让生活更美好 结尾:伸手,一个普通的动作,是这位叔叔的一伸手,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开头:在我的身边,每天都发生着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事。那位名不经传的警察叔叔,在我生活中留下很深印象。 因果法 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写作手法的一种,文章前后是说明一个意思,互相照应。一般在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也就是说,在文章开头提到一次相应内容,结尾时再呼应一次。 作 用:使结构更加紧密、严谨、自然明确。强调主题。 唐代大诗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书读的多了,脑子中的知识也就丰富了,写点东西也就不困难了。阅读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拓宽了我的知识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