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1.这类问题一般要先审查题设条件,进行归类,根据题目类型确定应用哪个定理解决.常见题型有:(1)一边和两角(如a,B,C);(2)两边和夹角(如a,b,C);(3)三边(a,b,c);(4)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如a,b,A). 2.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和一边,可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正弦定理解此三角形.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这个三角形解的情况是不确定的.如已知△ABC的边长a,b和角A,根据正弦定理求角B时,可能出现一解、两解、无解的情况,这时应借助已知条件进行检验,务必做到不漏解、不多解. 【例1】 (2024·徐州月考)在△ABC中,B=45°,AC=,cos C=. (1)求BC边的长; (2)求AB边上的中线CD的长. 反思感悟 应用正弦、余弦定理需注意的三个方面 (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揭示了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根据题目条件恰当地实现边角的统一; (2)统一为“角”后,要注意正确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及诱导公式进行变形;统一为“边”后,要注意正确利用配方、因式分解等代数变换方法进行变形; (3)求值时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 【跟踪训练】 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bsin A=acos B. (1)求B的大小; (2)若b=3,sin C=2sin A,求a,c的值. 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1.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主要的方法是边角互化,一般有两种途径:(1)将已知条件统一化成边的关系,用代数方法求解;(2)将已知条件统一化成角的关系,用三角知识求解. 2.边角互化的常见方法有:(1)通过正弦定理进行边角转换;(2)通过余弦定理进行边角转换;(3)通过三角变换找出角之间的关系;(4)b2+c2-a2>0 A为锐角,b2+c2-a2=0 A为直角,b2+c2-a2<0 A为钝角. 【例2】 (1)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cos C+ccos B=asin A,则△ABC的形状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2)(2024·无锡堰桥中学期中)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cos A=bcos B,且c2=a2+b2-ab,则△ABC的形状为( ) A.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反思感悟 利用正弦、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的方法 (1)通过边之间的关系判断形状; (2)通过角之间的关系判断形状. 合理利用正弦、余弦定理将已知条件中的边、角互化,把条件统一为边的关系或角的关系. 【跟踪训练】 在△ABC中,若=,试判断△ABC的形状. 三、正弦、余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常见的问题涉及距离、高度、角度以及平面图形的面积等很多方面. 2.在应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将问题抽象为三角形的模型,然后利用定理求解.注意隐含条件和最后将结果还原为实际问题进行检验. 【例3】 如图,从气球A上测得其正前下方的河流两岸B,C的俯角分别为75°,30°,此时气球的高度AD是 60 m,则河流的宽度BC是( ) A.240(-1)m B.180(-1)m C.120(-1)m D.30(+1)m 反思感悟 正弦、余弦定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分析题意,弄清已知元素和未知元素,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2)明确题目中的一些名词、术语的意义,如仰角、俯角、方向角、方位角等; (3)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数学问题,利用学过的几何知识,作出辅助线,将已知与未知元素归结到同一个三角形中,然后解此三角形; (4)在选择关系时,一是力求简便,二是要尽可能使用题目中的原有数据,尽量减少计算中误差的积累. 【跟踪训练】 如图,A,B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距5(3+)n mil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