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2546

13.3.1 空间图形的表面积(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苏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10-06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45242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3.3.1,第二,必修,2019,苏教版,数学
    13.3.1 空间图形的表面积 1.若某圆锥的高等于其底面直径,则它的底面积与侧面积之比为(  ) A.1∶2         B.1∶ C.1∶ D.∶2 2.已知一直棱柱底面为正方形,它的底面边长为2,体对角线长为4,则这个棱柱的表面积是(  ) A.8 B.16 C.8+12 D.8+16 3.侧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正三棱锥,底面边长为a时,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 A.a2 B.a2 C.a2 D.a2 4.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底面ABC,AB⊥BC,AA1=AC=2,直线A1C与侧面AA1B1B所成的角为30°,则该三棱柱的侧面积为(  ) A.4+4 B.4+4 C.12 D.8+4 5.(多选)(2024·南京月考)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1,现将该三角形绕其某一边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几何体的表面积可以为(  ) A.π B.(1+)π C.2π D.(2+)π 6.(多选)已知正四棱锥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为θ,若θ=30°,侧棱长为,则(  ) A.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 B.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3 C.正四棱锥的侧面积为24 D.正四棱锥的侧面积为12 7.圆柱OO'的底面直径为4,母线长为6,则该圆柱的侧面积为    ,表面积为    . 8.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 cm,BC,CD的中点分别为E,F,现沿AE,AF,EF折叠,使B,C,D三点重合,构成一个三棱锥,则这个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cm2. 9.(2024·常州月考)已知一个正四棱台的两个底面的边长分别为5和17,侧棱长为10,则这个棱台的侧面积为    . 10.如图所示,已知正三棱锥S-ABC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正三棱锥的高SO=3,求此正三棱锥的表面积. 11.(2024·徐州月考)陀螺起源于我国,最早出土的石制陀螺是在山西夏县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图所示的是一个陀螺的立体结构图.已知底面圆的直径AB=12 cm,圆柱体部分的高BC=6 cm,圆锥体部分的高CD=4 cm,则这个陀螺的表面积(单位:cm2)是(  ) A.(144+12)π B.(144+24)π C.(108+12)π D.(108+24)π 12.(多选)某班级到一工厂参加社会实践劳动,加工出如图所示的圆台O1O2,在轴截面ABCD中,AB=AD=BC=2 cm,且CD=2AB,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ADC=30° B.该圆台轴截面ABCD面积为3 cm2 C.该圆台的侧面积为6π cm2 D.沿着该圆台表面,从点C到AD中点的最短距离为5 cm 13.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状多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形状是“半正多面体”(图①).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图②是一个棱数为48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且此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该半正多面体共有    个面,其棱长为    . 14.如图,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与高均为2,且在这个圆锥中有一个高为x的圆柱. (1)用x表示此圆柱的侧面积表达式; (2)当x为何值时,此圆柱的侧面积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15.《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张苍、耿寿昌所撰写的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九章算术》中将有三条棱互相平行且有一个面为梯形的五面体称之为“羡除”,现有一个羡除如图所示,已知上底面ABCD是高为2的等腰梯形,右侧面BCEF是高为1的等腰梯形,下底面是梯形,前、后侧面均为三角形.AD=8,BC=10,EF=6,AD∥BC∥EF,且平面ABCD⊥平面BCEF,求该“羡除”的表面积. 13.3.1 空间图形的表面积 1.C 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则高h=2r,所以其母线长l=r.所以S侧=πrl=πr2,S底=πr2,S底∶S侧=1∶. 2.D 设直棱柱的高为h,则=4,解得h=2,故直棱柱的表面积为2×22+4×2×2=8+16. 3.A ∵侧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侧棱长等于a,∴S表=a2+3××=a2. 4.A 连接A1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