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06994

【新课标】第三单元第二课时《不能告诉你》课件+教学设计 西南大学版一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142714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一年级,大学,西南,教学设计,新课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做个“小当家” 第二课时 《不能告诉你》 课题 《不能告诉你》 单元 3 学科 音乐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是西南大学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做个小当家” 的第二课时,单元主题聚焦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责任感及热爱生活的态度。本课通过演唱《不能告诉你》,延续单元 “责任与担当” 的核心,以 “做好事不留名” 为情感线索,将音乐学习与品德教育结合,引导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体会互助精神,是单元中 “倡导学雷锋做好事” 目标的具体体现。作品分析:《不能告诉你》是一首民族五声 D 宫调式、四二拍的儿童歌曲,结构分为 “念” 和 “唱” 两部分:“念” 的部分: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组合节奏为主,歌词描述 “擦桌子、摆凳子、洗抹布、倒纸篓” 等好事,语言口语化,贴近学生生活;“唱” 的部分:旋律明快,包含 “2-3-5”“3-5-6” 三音组,通过重复乐句(如 “不能告诉你,不能告诉你”)强化记忆,歌词传递 “学习雷锋做好事” 的自豪情感;整体节奏鲜明,音域适中,适合一年级学生演唱,同时渗透休止符、三音组等音乐知识,兼顾技能与情感目标。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基本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式,能拍读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节奏,对 “2”“3”“5” 等唱名有初步认知,在前期单元中接触过打击乐器(如双响筒);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喜欢游戏与表演,对 “做好事” 的生活经验熟悉,能通过模仿、接龙等形式参与音乐活动,但对音程跳进(如三音组)和休止符的准确把握需强化;对 “秘密”“分享” 等话题感兴趣,易通过故事、情境代入歌曲情感。 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感知目标:通过聆听歌曲感受念、唱的不同表现形式,分辨歌曲中欢快活泼的情绪,感知三音组的音高变化,体会音乐要素对情感表达的作用。艺术表现目标: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做到节奏准确、姿势正确,在 “念” 的部分清晰,在 “唱” 的部分唱准,念唱结合展现对歌曲的理解。创意实践目标:能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编创歌词,替换念的部分内容,并用原节奏朗读或演唱,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初步的音乐创造与协作能力。文化理解目标:通过歌曲及雷锋小故事,理解做好事不留名的传统美德,感受音乐与生活的联系,音乐可以记录和传递真实的生活情感与道德规范。 重难点 重点:掌握 “念” 与 “唱” 的结合演唱,唱准 “2-3-5”“3-5-6” 三音组;难点:准确把握 “念” 的部分的休止符节奏,演唱时表达出自豪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1. 出示 “做好事的图片”,提问:“你们做过不想告诉别人的好事吗?”2. 邀请 3 名学生轻声分享 “秘密好事”,小结:“做好事可以是甜甜的秘密,今天学的歌曲就藏着这样的秘密”。 1. 思考并分享自己做过的 “秘密好事”(如 “帮小鸟搭窝”“捡垃圾”);2. 倾听同学分享,产生情感共鸣。 通过 “神秘盒子” 和分享活动,激发兴趣,自然导入歌曲主题,铺垫 “做好事不留名” 的情感基调。 二、新课教学 1. 认识歌曲 ——— 整体听赏播放完整歌曲,提问:“歌曲里的小朋友做了哪些好事?”(擦桌子、摆凳子、洗抹布、倒纸篓)。2. 再听歌曲 ——— 感知要素再次播放歌曲,提问:“歌曲是几拍子?速度怎样?给你什么感觉?”(四二拍、中速、自豪)。 1. 聆听歌曲,找出歌词中提到的好事,用手势比划对应的动作(如擦桌子、摆凳子)。2. 听辨节拍与速度,用语言描述感受(如 “感觉很开心、自豪”)。 初步感知歌曲内容,建立歌词与生活的联系。感知音乐要素(节拍、速度)与情感的关联。 3. 节奏游戏 ——— 拍手 “说” 歌词出示 “念” 的部分节奏谱,示范强拍重拍、弱拍轻拍;带领学生先拍空拍,再加入歌词慢速跟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