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双减作业本:人口与民族 【区域认知】 1.借助地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特点,明确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 2.阅读地图,描述我国民族分布的特征,说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综合思维】 1.结合地形、气候、经济等要素,分析我国人口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 2.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角度,探讨各民族分布与自然、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 【地理实践力】 1.运用人口统计图表,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分析人口增长趋势。 2.通过调查本地民族构成、民俗活动,提升实地调研和信息收集能力 。 【人地协调观】 1.理解人口合理分布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意义,树立正确人口观。 2.认识各民族与所处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与传统 。 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读我国2016—2023年出生人口数量(注: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统计图,完成1-3题。 1.2016—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 ) 先升后降 B.一直下降 C.先降后升 D.一直上升 2.针对我国目前的人口出生状况,应当( ) A.放开移民政策 B.提早入学年龄 C.鼓励少生优生 D.积极鼓励生育 3.我国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目的是( ) A.减轻养老负担 B.提高经济收入 C.缓解家庭矛盾 D.增加就业岗位 读下图完成4-6题。 4.上图序号对应的省级行政单位正确的是( ) A.①-内蒙古自治区 B.②-黑龙江 C.③-青海 D.④-云南 5.图中活动(摔跤)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省或自治区(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和民族政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B.各民族不论人数多少,都一律平等 C.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D.只要有少数民族的地区,都实行了区域自治 读“我国部分少数民族活动图”(图左)和“我国人口分布图”(图右)完成7-9题。 7.把泼水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的少数民族是( ) A.藏族 B.傣族 C.回族 D.维吾尔族 8.看图说明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A.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B.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C.南方比北方少 D.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 9.关于我国民族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共有55个民族 B.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居住分布 C.泼水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D.高山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 如图为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比重变化统计,读图完成10-12题。 10.根据历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城乡人口数量相当的年份是( ) A.1990年 B.2000年 C.2010年 D.2020年 11.1953年至今,城镇人口比重( ) 增多后减少 B.先减少后增多 C.持续增加 D.持续减少 12.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使( ) A.乡村人口数量直线下降 B.乡村的劳动力人口过剩 C.减少了城市环境的压力 D.减轻了乡村环境的压力 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202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7人/千米2。下表示意我国某省2019年至2022年人口密度。据此完成13-15题。 年份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人口密度(人/千米2) 652 651 646 643 13.该省2019年至2022年人口数量( ) A.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14.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远大于西部地区,判断该省应为( ) A.西藏自治区 B.台湾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 15.传统民居可以反映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列民居位于东南亚的是( ) A. B. C.D. 2024年1月17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末,内蒙古常住人口239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1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2%;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70.29万人,占全区人口的15.45%,我区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