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灯》同步练习B卷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下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憩(qì)园 徘徊(huái) B. 摇曳(yè) 憧(chōng)憬 C. 窒(zhì)闷 袭(xí)击 D. 噩(è)梦 颤(zhàn)抖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寂寞 慰藉 B. 辩论 沧桑 C. 迷茫 慕然 D. 澎湃 朦胧 3.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他在_____中寻找人生的方向。 (2)大雾弥漫,前路一片_____。 A. 迷茫 迷惘 B. 迷惘 迷茫 C. 困惑 模糊 D. 模糊 困惑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了灯光的象征意义。 B. 能否坚持到底,是成功的关键。 C. 灯的微光,照亮了黑暗中的行路人。 D. 我们要避免不犯类似的错误。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灯光像星星一样闪烁。 B. 夜是漆黑的一片,仿佛沉睡的大海。 C. 风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脸。 D.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6. 下列关于《灯》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巴金,原名李芾甘,代表作有《家》《春》《秋》。 B. 文章通过现实、回忆、联想,表达对光明的向往。 C. “哈里希岛上的姐姐”是文中虚构的人物。 D. 灯光象征希望、温暖和信念。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 B. 这里有山、有树、有灯光,真美啊! C. 灯的微光,不仅给我,也给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 D. 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8. 下列对“灯光是不会灭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灯永远不会熄灭。 B. 光明和希望永存。 C. 灯光能照亮黑暗。 D. 人们需要灯光。 9.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灯光给人温暖和希望。 ②巴金在《灯》中运用了象征手法。 ③这种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④通过灯光表达对抗战胜利的信念。 A. ②④①③ B. ①③②④ C. ③②④① D. ④①③② 10. 下列对“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灯光照亮了作者的房间。 B. 灯光让作者不再害怕黑夜。 C. 希望和信念使作者摆脱迷茫。 D. 作者在灯光下看清了道路。 二、文本探究 1. 文章通过“灯”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对_____的坚定信念。 2. 文中“哈里希岛上的姐姐”和“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的故事,分别象征_____和_____。 3. 巴金在文中多次提到“寒夜”“黑暗”,与“灯光”形成_____,突出主题。 三、课内阅读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①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 ②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③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1. 第①段中“迷阵”象征什么? 2. 第②段中“异乡人”指什么人? 3. 第③段中“永沉海底”比喻什么? 4. 选段中灯光有哪些作用?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站台的灯》 ①火车站的老站台有两盏灯,铁皮灯罩,灯泡是老式钨丝灯,亮起来带着点嗡嗡的响。我第一次见它们,是十二岁那年,父亲送我去省城读书。 ②凌晨四点的站台,只有这两盏灯醒着。父亲帮我拎着行李箱,影子被灯光拉得很长,像两条并肩的路。他反复叮嘱“天冷添衣”“按时吃饭”,声音混在火车的汽笛声里,有点发颤。火车开动时,我回头望,父亲还站在灯底下,像钉在那里的桩,灯光把他的头发照得发白———后来才知道,那天他凌晨两点就起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