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0407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主题复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6191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二章,八年级,人教,地理,学年,2025-2026
  • cover
二 中国的自然环境   小天鹅是在我国越冬的鸟类之一,每年春季飞回北冰洋沿岸进行繁殖。读小天鹅在我国东部的主要越冬地和迁徙路线图,完成1~2题。 1. 甲地(  ) A. 1月平均气温低于0℃ B. 年降水量大于800mm C. 地处暖温带 D. 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2. 迁徙路线①和②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四川盆地   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触景深情,写出了千古绝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读图,完成3~5题。 3. 关于鹳雀楼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山西省的东北 B. 隔黄河西望陕西省 C. 位于中条山的南面 D. 东南方向遥望华山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的黄河的流向是(  ) A. 自北向南 B. 自东向西 C. 自南向北 D. 自西向东 5. 与王之涣生活的时代相比,当今的黄河鹳雀楼段发生的明显改变是(  ) A. 径流量明显增大 B. 河水变得更加浑浊 C. 结冰期明显变长 D. 水流速度明显变快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源于朱自清的《春》,为我们描绘了蓬勃的春景。读杏花开放日期变化图,完成6~8题。 6. 图中甲山脉是(  ) A. 南岭 B. 阴山 C. 秦岭 D. 天山 7. “东风”是指来自(  ) A. 大西洋的东南季风 B. 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C. 大西洋的西南季风 D. 太平洋的西南季风 8. 乙地开花时间比丙地早的原因是(  ) A. 离海较近,空气湿润 B.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C. 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D. 人数较多,热岛效应  ———唐诗之路”是中国山水诗歌的摇篮,唐朝300多位诗人在此留下诗篇。图1示意中国行政区划,图2示意唐诗之路。读图,完成9~10题。 9. 以下诗词中涉及的省区与图1的序号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A.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B.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C. 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 D.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10. 李白在“唐诗之路”上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句。以下诗句中描写此“唐诗之路”景色的是(  ) A.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B.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C.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D.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我国地域辽阔,东部地区在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方面存在着丰富的多样性。读我国东部地区轮廓图和四地气候资料图,完成11~13题。 11. 从四地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7月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A. 南低北高 B. 南北普遍高温 C. 南北普遍低温 D. 南北温差大 12. 甲、乙、丙、丁四地与气候统计图搭配正确的是(  ) A. ③—丁 B. ④—乙 C. ①—甲 D. ②—丙 13. 丙地属于(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14. 大江大河,历来牵动文明变迁和国家、民族兴衰。长江与黄河构成的“双河结构”决定了中国的大格局,它是中华文明诞生的基础。图1示意长江流域水系。图2示意黄河流域水系。据此完成问题。 (1) 图1中②是我国最大的    (填“咸水湖”或“淡水湖”)。长江中下游地区江阔水深,适合发展航运,因此长江有“   ———的美称。 (2) 李白曾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中“海”指的是我国的    海。③④为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其中,中、下游的分界点④为    。   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黄河保护应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污染防治、促进高质量发展等。 (3) 黄河中游主要流经    (填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历史上黄河下游泛滥和改道频繁,成为“中国的忧患”。请简述黄河下游河段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