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2521

第1课 情感表达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13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3940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课,情感,表达,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1.1 情感表达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人教版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情感表达 教科书 书 名:艺术美术教材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4 年 7 月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美术作品所对应的具体革命历史事件或场景,明确美术作品展现的历史背景和 时代特征;知道鉴赏、分析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 2.理解:革命美术作品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情感内涵;理解美术元素在传达情感时的具 体作用机制。 3.能做:能运用图像识读能力,识别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元素;能通过审美判断,分析作品中 情感表达的效果;能以恰当的语言描述作品中的情感表达特点。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分析革命岁月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理解美术元素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品中的复杂情感。帮助学生将对作品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美术体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 祖国的历史上,有一段时期充满艰辛与挑战,也出现了无数的英雄儿女,我们在上课之 前一起看看那段铭刻在历史中的“峥嵘岁月 ”播放《中国人民抗战史》视频,师生共同观看。 教师总结: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走向光明的时期,艺术家们也用自己的艺术手 法表达着自己的的情感,今天让我们走进艺术家的世界,看看艺术家如何通过美术作品表现革 命者的崇高革命精神的 引入第 1 课《情感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对革命岁月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为后续学 习营造氛围。 二、新课讲授 (一)环节一:赏———学习作品赏析方法 1.作品欣赏《新中国诞生》《开国大典》《开国大典人民万岁》,革命历史题材,用艺术手 法歌颂革命精神。 2.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 欣赏三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启 航———中共一大会议》《狼牙山五壮士》。 3.欣赏作品《送别》、《在战斗中成长》、《人桥》 思考以下问题:作品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能说出作品中的历 史故事吗?思考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4.美术作品赏析方法 根据作品分析的方法尝试赏析(4 步作品欣赏法) 组织小组代表汇报探究成果,引导学生简单赏析,引出赏析方法(描述、分析、解释、 评价),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总结美术作品与情感表达的关系,强调美术作品在传承革命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逐步感受美术作品传递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 美术表现以及文化理解素养,通过对不同作品的分析和赏析,强化对情感表达与美术作品关 系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环节二:悟———感受艺术家创作过程 1.展示石鲁的图片及生平简介。 2.介绍《转战陕北》及创作背景,组织同桌交流,运用赏析方法赏析该作品。 3.展示《转战陕北》的创作草图和创作手稿,介绍手稿的重要性。 观察手稿,理解其在 创作中的作用。 4.形象变化,分析《转战陕北》中毛主席形象的变化特点,以小见大,与众不同。 教师总结:强调草图与手稿是艺术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艺术创作是一个精益求 精的过程,草图不仅是创作的初步设计,它还承载着艺术家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形式的探索。 作品草图不仅是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艺术家个性、风格和技术水平的体 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艺术家,为后续赏析作品和了解创作过程做铺垫,培养学 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通过实际作品赏析,巩固学生的赏析方法,提高审美判 断能力,深入理解作品内涵;让学生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体会创作的严谨性和复杂性, 培养学生对创作过程的认知和尊重。 环节三:品———不同形式美术作品的情感表达 1.美术作品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2.谈谈作品如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