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2473

(听赏)森吉德玛 教学设计 (1)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112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听赏,森吉,德玛,教学设计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听赏)森吉德玛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听赏感受我国内蒙古地区民歌的艺术魅力,体会蒙古族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热情活泼的情绪和开朗乐观的性格。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 过程与方法:能认真聆听《森吉德玛》,并能随乐哼唱音乐主题,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3.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各种速度的名称和每分钟的拍数。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段的小学生具有好动和善于模仿的特点,容易被具体的场景所感染,对乐音、歌谣游戏较易产生兴趣。根据这一特点,宜采用歌舞、、图片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手段,来激发音乐兴趣,开发音乐感知能力、挖掘学生在音乐表现上的创造潜力。21cnjy.com 3重点难点 1.重点:听辨主题,感受乐曲风格特点。 2.难点: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即同一曲调用不同速度会表现出不同情绪。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动听的歌,你们想听吗?师演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猜猜我们今天要走近哪个民族?21教育网 2.简单的了解蒙古族。 学生活动 1.生认真聆听,感受歌曲,说出歌曲是蒙古族民歌。 2.生交流所了解的蒙古族的资料。 (环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画面和提问让学生对蒙古族产生兴趣。 活动2【讲授】教师活动 一、了解常见的速度 1.在我们生活中还流传着许多的蒙古族民歌,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听两首吧。播放歌曲《天堂》和《草原赞歌》。你能说说这两首歌有什么不同吗?21·cn·jy·com 2.出示小博士的话,了解常见的速度用语。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样的速度适合表现什么样的情境。 二、初听乐曲 1.播放乐曲《森吉德玛》,引导学生说说感受。 2.你能说出乐曲是几部分吗? 三、复听乐曲 1.复听乐曲。 感受音乐中不同形象的两段音乐,它们的旋律是不是相同?如果旋律相同,作曲家又是采用什么方法创造出两种不同形象的音乐的呢?2·1·c·n·j·y 2. 师小结:作曲家是用了速度的变化,第一段慢,第二段快,所以,音乐中的速度非常重要,它能改变音乐形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熟悉主题 1.师弹奏音乐主题 2.师做几个简单的蒙古舞蹈的动作 五、讲故事,听歌曲 1、师讲故事:介绍“森吉德玛”的故事,这个故事随着歌曲传唱至今,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听著名歌唱家胡松华给大家带来的歌曲《森吉德玛》。21·世纪 教育网 2、播放歌曲。师:注意歌曲的旋律与刚才听到的音乐主题有没有联系? 3、简介作者:贺绿汀,人民音乐家,作品有《又觉得之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等。 六、再次听赏全曲 完整地听赏乐曲,并随乐起舞。 活动3【活动】学生活动 一、了解常见的速度 1.认真聆听,感受歌曲的速度,说说两首歌的不同。 2.理解速度用语。 二、初听乐曲 1. 完整地聆听乐曲,谈谈感受。 2.和同桌讨论,感受乐曲情绪、速度等方面的变化,试着给乐曲分段。 三、复听乐曲 复听乐曲,听辨主题音乐,回答问题。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了解乐曲中相同的一段旋律,速度不同,刻画的音乐形象不同,情绪不同,情境不同。 四、熟悉主题 1.学生随琴视唱主题。 2.生模仿做舞蹈动作。 五、讲故事,听歌曲 1.学生听故事。 2.欣赏歌曲。感受不同表演形式的《森吉德玛》。并回答问题。 3.认识贺绿汀。 六、再次听赏全曲 完整地听赏乐曲,并随乐起舞。 活动4【练习】小结 1.提问:说说你的收获? 2.播放音乐,在愉快的乐曲声中结束。 活动5【作业】欣赏《森吉德玛》 网上搜集各种表现形式的《森吉德玛》,感受乐曲表达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