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张养浩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为了百姓的疾苦,他丢弃了官职; 为了百姓的疾苦,他花光了钱财; 为了百姓的疾苦,他付出了生命; 他用悲天悯人的心关注着百姓的苦;百姓用朴实的心记住了他的名; 他活着时,满城都道好官人;病死后,关中人哀之如失父; 生,人赞美,亡,人赞美。 他就是张养浩,一个为民请命的散曲家,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感受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导入新课 1、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小令。 2、理解这首小令的内容与思想。 3、体会作者曲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其中的名句。 学习目标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官至礼部尚书。以直言敢谏著称。弃官归隐后,因关中大旱,被召为陕西行台中丞,治旱救灾,积劳成疾而死。 作者简介 这首散曲是张养浩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他路经潼关时,正值关中大旱,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目睹眼前的凄惨景象,看到秦汉宫殿的遗址,张养浩不禁怀古伤今,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背景链接 元曲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 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就是戏剧,散曲包括小令和散套两种。小令是单个的曲子。散套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组成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则属于小令。我们学过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也是一首小令。 文体知识 峰峦(luán) 潼关(tóng) 踌躇(chóu chú) 宫阙(què) 兴(xīng) 字音字形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 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比喻气势强盛,不可阻遏 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 译文:群峰众峦像是在这里汇聚,大浪巨涛像是在这里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遥望古都长安,思绪此起彼伏。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疏通文意 指长安 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是为表里 汇聚、聚集 经过的地方 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题目。怀古,意思是凭吊古代遗迹,追怀古人古事,抒发作者的情怀。 题目解说 这首元曲可以分为几层?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 第三层(后两句),归结全篇主旨,道破封建王朝兴亡的本质。 整体把握 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一个“聚”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中;一个“怒”字,写出了黄河之水奔腾,波涛汹涌澎湃。拟人手法,“怒”字还把黄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潼关被群山包围、濒临黄河的的险要地势。 合作探究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作用是什么 从视觉和听觉写出了潼关的雄伟壮观、地势险要;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然引出下文。 合作探究 “望西都,意踌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写作者远望长安,往日辉煌的西都,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 合作探究 这首元曲最精彩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请你谈谈理解和认识。 写出诗人对以往历史的概括与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