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53张PPT。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情景导入 “修路难,修重庆的路更难!”重庆是有名的“山城”,山峦叠嶂,江河纵横,8.2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山地和丘陵竟占了90%,同时还密布着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主要河流。过去人们提到重庆,常说一句话,叫做“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新课学前导航在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下,交通对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后重庆将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建设。 【思考】 重庆市交通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点拨】 山城重庆,地势起伏大,不利于交通建设。 目标定位 1.了解地形、气候、水、矿产等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理解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线网密度和线路走向的影响。 3.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表形态对城市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4.结合阅读材料、案例研究以及当地实际,发现规律,剖析原因。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地形对城市的影响平原第三阶梯基础设施农副产品河谷两岸水源水运热带凉爽湿热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 (1)影响城市区位:世界上主要大城市都分布在具有适度_____、适中温度的 _____和气候较优越的沿海地区。 (2)影响城市的_____。 3.水对城市的影响降水中低纬度地带内部结构和布局交通通道生活用水生产用水优良港湾转运点(2)影响城市形态: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_____或_____。 (3)_____不足制约城市的发展。 4.矿产对城市的影响 (1)城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矿产资源的 _____和开采水平。 (2)城市发展:资源开采后期,要考虑城市的_____,否则城市就会走向_____。带状组团状水资源蕴藏量转型衰退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4-1-4 中国特大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据图分析: (1)为何我国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绝大多数位于平原地区? (2)为何我国西部地区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稀疏?提示:(1)一方面,平原地区有利于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利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还可减少投资;另一方面,平坦的土地有利于耕种,可满足城市居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 (2)一方面,西部地区多山地和盆地,城市建设成本高;另一方面,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 劣,交通不便,人口稀少。2.读教材图4-1-5 兰州地形与城市发展,据图分析: (1)兰州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 (2)为何兰州呈东西向的带状分布? 提示:(1)水源。 (2)兰州位于黄河谷地,南北为山地,受地形影 响,呈东西向发展。3.读教材图4-1-7 世界特大城市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据图分析: 世界上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哪些气候区?为什么? 提示:主要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区等。上述气候区可以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适宜的温度和降水。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1.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走向的影响 (1)大致走向:由产品_____和_____的分布及相应的运输需要确定。 (2)具体走向:常受到各地_____的影响,以_____对铁路走向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山 区,铁路弯曲程度大,总长度____;在平原、丘陵区,铁路弯曲程度___,总长度小。产地销售地自然条件地形大小2.自然条件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1)分布:线路常选建在_____条件较为有利或便于修建的地形单元和地形部位上,如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和山口等处。 (2)密度:自然条件好、_____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线网密集。自然经济3.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1)靠近河流和海洋的地区发展_____运输, 陆地上发展_____运输和公路运输等。 (2)海港建设受到_____、沿岸水深、附近泥沙移动及_____等条件的影响。水上铁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