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37708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7章三角函数7.4三角函数应用教学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09-20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5626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三角函数,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册
  • cover
(课件网) 7.4 三角函数应用 课标要求 素养要求 1.会用三角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体会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构建刻画事物周期变化的数学模型. 通过实际问题,构建三角函数数学模型,重点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数学运算和数学建模素养. 新知探究 温州市区著名景点———江心屿,江心屿上面有座寺庙———江心寺,在江心寺中题了一副非常知名的对联.上联是:云朝朝 朝朝朝 朝朝朝散;下联是:潮长长 长长长 长长长消.该对联巧妙地运用了叠字诗展现了瓯江潮水涨落的壮阔画面.下面是瓯江江心屿码头在某年某个季节每天的时间与水深的关系表: 江心屿 问题 (1)仔细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能从中得到一些什么信息? (2)以时间为横坐标,水深为纵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上面表格中的数据对应点描在直角坐标系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提示 (1)水深随时间的变化呈周期变化. (2)若用平滑的曲线连结各点,则大致呈正弦曲线. 时间 0 1 3 6 8 9 12 15 18 21 24 水深 6 6.25 7.5 5 2.84 2.5 5 7.5 5 2.5 5 简谐运动(单摆、弹簧振子等)是一种周期运动,其运动规律可以用三角函数表达为y=Asin(ωx+φ),其中x表示_____,y表示相对于_____的偏离; ①A表示物体运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称为_____; 时间 平衡位置 振幅 周期 频率 相位 初相 基础自测 [判断题] 1.函数y=Asin(ωx+φ)x∈R的最大值为A.( ) 提示 当A>0时,ymax=A;当A<0时,ymax=-A. 2.函数y=Asin(ωx-φ)的初相为φ.( ) 提示 初相为-φ. × × √ [基础训练] 答案 2.5 答案 3πx-π 答案 1 1.现实世界中的周期现象可以用哪种数学模型描述? 提示 三角函数模型. 2.在简谐运动中,y=Asin(ωx+φ)的初相,振幅、周期分别为多少? [思考] ③小球来回摆动一次需要多少时间? 列表: 描点画图: (2)①小球开始摆动(t=0),离开平衡位置为3 厘米. ②小球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6 厘米. ③小球来回摆动一次需要1 秒(即周期). 【训练1】 已知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为I=Asin(ωt+φ). ∴ω≥300π>942,又ω∈N+, 故所求最小正整数ω=943. 题型二 三角函数模型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2】 如图,游乐场中的摩天轮匀速旋转,每转一圈需要12分钟,其中心O距离地面40.5米,半径40米.如果你从最低处登上摩天轮,那么你与地面的距离将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以你登上摩天轮的时刻开始计时.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出你与地面的距离y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当你第四次距离地面60.5米时,用了多长时间? (3)当你登上摩天轮2分钟后,你的朋友也在摩天轮最低处登上摩天轮,问:你的朋友登上摩天轮多长时间后,你和你的朋友与地面的距离之差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解 (1)可以用余弦型函数来表示该函数解析式, 由已知可设y=40.5-40cos ωt(t≥0), 由周期为12分钟可知,当t=6分钟时到达最高点, 即函数取得最大值, 故80.5=40.5-40cos 6ω,即得cos 6ω=-1, 解得t=4+12k,k∈Z或t=8+12k,k∈Z, 又∵t≥0,故第四次距离地面60.5米时,用了12+8=20(分钟). (3)与地面的距离之差最大,此时你必须在你的朋友的正上方,或你的朋友在你的正上方,由周期性知,再过2分钟后,你恰好在你的朋友的正上方;再过半个周期时,恰相反,故过(6k+2)(k∈N)分钟后,你和你的朋友与地面的距离之差最大,最大值为40米. 规律方法 解决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必须按照一般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执行:(1)认真审题,理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所求结论.(2)建立三角函数模型,将实际问题数学化.(3)利用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关于三角函数的问题,求得数学模型的解.(4)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得出实际问题的解.(5)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