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校园小导游 第2课时 校园小导游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2~54。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将现实空间的方向转换到平面图上的过程,能在平面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会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能运用方向知识,结合校园建筑布局,设计合理的导游路线;初步形成辨认方向、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观察、设计、交流,提升空间观念、实践操作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4.增强学生对校园的了解与热爱,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运用方向知识设计校园导游路线,掌握多种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难点】 合理规划导游路线,灵活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校园建筑分布相关资料,搜集到的利用大自然辨别方向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说一说校园里的主要建筑。 图书馆、教学楼、操场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方向依次描述校园里的主要建筑在什么位置。 师:今天,请你带着家长参观我们美丽的校园。(板书课题:校园小导游) 画校园简易图 师:要做好小导游,首先要找准方位并设计好导游路线。请大家拿出方向牌,标出学校大门和其他建筑物的大致位置。试画出简易地图。 学生展示校园简易地图,互评。 师:标出大门或建筑物时,首先要确定方向。保证图和实际的方位一致。 指名学生指认各建筑物的位置及方向关系,强化方向认知。 设计导游路线 1.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每组发放校园简易地图,要求设计一条带领家长参观校园主要建筑(如教学楼、多功能厅等)的导游路线,要标注方向,并说明从大门出发的行走顺序。 2.小组汇报。 各小组展示设计的路线,运用方向讲解参观顺序,其他小组提问、补充,教师引导优化路线,如考虑路线是否合理、是否能清晰展示校园特色等。 3.总结梳理。 教师总结设计导游路线的要点,如明确起点(大门)、合理规划经过的建筑及行走方向、突出校园亮点等。(板书:起点—方向—途经点。) 争做优秀小导游 要求学生熟记选定的路线,能清晰地描述地点的位置以及行走方向,同时介绍相关的校园文化。 辨别方向方法探究 1.提出问题:课件呈现“小讲堂”中的问题。 关于方向,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师:没有太阳和指南针时,应该怎么辨别方向?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分组共同探究。 各小组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和教科书上“大自然为你指引方向”等内容,探究辨别方向的方法,然后上台分享,如利用北极星、树木枝叶、积雪、青苔等辨别方向,讲解手机导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辨别方向的原理,结合生活经验简单科普。(教师适时板书) 2.实践应用。 结合校园环境,让学生尝试用一种新学到的方法辨别方向,如观察校园树木枝叶稠稀辨别方向。 安全疏散与拓展 课件出示教科书P54“安全疏散示意图”。 安全疏散示意图 1.科学引导。 教师讲解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如何根据方向和示意图快速、安全疏散,让学生找出从不同教室到安全出口的路线及方向。(板书:逃生路线和方向。) 2.拓展延伸。 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方向知识,如公园游览、城市出行等,鼓励课后设计更多元化的校园导游路线或为家庭居住地设计参观路线。 课堂总结 1.回顾内容。 教师帮学生回顾设计导游路线的方法、辨别方向的多种方式、安全疏散中对方向的运用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课外拓展。 教师总结强调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小导游”,用数学知识服务生活、探索世界,并向学生介绍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以“校园小导游”为实践载体,借设计导游路线,让学生运用方向知识,强化空间认知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