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57204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共19张PPT) -2025--2026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统编版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153256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9张,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3),高中,学年,-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选必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1 3 2 4 5 6 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7 板书设计 说课流程 设计反思 一、说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属于选必三,第四单元内容,本单元主题旨在通过介绍商品贸易来体现文化交流。本课上承:第9课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9课主要是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商路是商品贸易的主要通道,商路的开辟对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和第第10课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在内容上互有补充。 教材内容: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两个子目间存在因果逻辑关系。第一个子目主要是从时序上梳理了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的形成过程的四个阶段;第二子目以茶叶、服饰及钟表为例,介绍了随着商品流动所带来的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深入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二、说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像为高二学生,学生已经学过《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中“全球航路的开辟”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工业革命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冷战与国际格局的变化;选必2中“古代的商业贸易”“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20 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生活”等本课也有交叉性知识。但学生对于第二子目的内容接触较少,因此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第二子目,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贸易和商品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传播、融合、互鉴。 经过纲要上下和两册选必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历史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均有所发展,初步具备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对提升自身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较高的期待和要求。通过激活所学知识,恰当汇入新授课内容中,不仅有助于融会贯通,而且也能为突破新授课的重难点内容“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留出充足的时间。 三、说教学目标 设置依据:课程内容标准、学情和教材分析 1.通过文献史料、图片等梳理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的形成过程,(素养目标: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2.通过一系列图片分析瓷器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理解文化的交往与互补互鉴(素养目标:史料实证 )。 3.通过回顾课程,深化课程总体目标:认识贸易活动和商品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认识到文明的平等性、多元性,做好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和继承者。(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瓷器、茶叶等商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文化交流与互鉴。 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贸易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 重点: 四、说教学方法 教法: 情境创设法 史料分析法 问题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情感体验法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主线: 第一扇门———全球贸易之网 第二扇门———文化交流之网 第三扇门———文明互鉴之网 时代之门 时代之问? 因陀罗网 导入: (荷)威廉·考尔夫:《有罐子、碗和鹦鹉螺杯的静物》1660年 因陀罗创造世界时,把世界造成网状,网的每个打结处系上一颗宝珠。现存或一直存在的所有东西都是因陀罗网上的一颗宝珠。每颗宝珠不仅通过那张网与其他所有宝珠相连,而且每一颗的表面都映出网上其他所有宝珠。因陀罗网上的每样东西,都暗含网上的其他所有东西。 ———(加)卜正民:《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图证史,利用油画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油画的中某些物品的“追根溯源”串起本节课内容,是本节课的特色之一。引导学生把那些画中的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