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5725

2.4 中国的气象灾害 学案 (1)

日期:2025-11-0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9次 大小:616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国,气象灾害,学案
  • cover
2.4 中国气象灾害 学案 课程标准 高考资源网 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气象灾害的地理分布。 2.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明我国旱灾、台风的分布地区及其多发原因。 (2)比较我国不同区域的旱灾类型及灾情特点。 (3)知道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4)了解我国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趋势。 2.能力目标 (1)熟练运用地图查找我国旱灾及干旱程度的地区分布。 (2)运用地图分析台风路径、频次与经济损失的空间分布上具有相关性。 (3)学会阅读数据统计表了解我国旱灾、台风损失的时间和地区差异。 3.情感目标:由旱灾、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体会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一、旱灾———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2.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 (3)长江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4)华南地区夏秋旱。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3.旱涝关系 (1)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等地区 (2)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即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的现象。 4.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二、台风灾害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 2.台风发生的时间:主要为盛夏至秋初 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沿海重、南方重。 4.台风造成的损失: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20%,其中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 三、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9月至次年5月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3.路径: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5.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6.各地灾害表现: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等。 [经典例题1] (2006年高考北京卷)读下图,回答: (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 (2)说出图中轻冻害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3)与图中严重冻害区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也种植柑橘、说明其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 【解析】⑴第一问从图中分析即可回答。第二问,关键是判断甲位于四川盆地,其四周多山地,尤其是北部的秦巴山地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使这里的柑橘受冻害影响很小。 (2)图中轻冻害区主要分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