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58531

【高效课堂】1.3 观察蜗牛的反应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2812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效,课堂,观察,蜗牛,反应,教学设计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一单元 形形色色的动物 1.3观察蜗牛的反应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学生能准确描述蜗牛的外形特点,如身体主要由头、腹足和外壳构成,头部有两对长短不同的触角,长触角顶端长有眼睛;清晰了解蜗牛通过触角等器官感知环境刺激的方式,并能说出蜗牛对常见刺激(光、触碰、声音、气味等)的反应现象。 2.科学探究:亲身经历观察蜗牛反应的完整探究过程,熟练学会用简单的工具(如放大镜、手电筒等)和方法进行细致观察;在教师有效指导下,成功设计简单实验来探究蜗牛的反应,精准记录并深入分析观察结果,全面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3.科学态度:始终保持对蜗牛及动物世界强烈的好奇心,积极踊跃参与探究活动;始终尊重事实,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乐于与同伴密切合作交流。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深刻意识到动物与环境紧密相连的关系,显著增强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全方位细致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深入探究蜗牛对光、触碰、声音等刺激的反应,并能准确无误地描述。 2.教学难点:巧妙设计对比实验探究蜗牛对不同刺激的反应,精准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深刻理解蜗牛的反应是对环境的适应。 三、教学准备 蜗牛、手电筒、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3分钟) 1.教师活动: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好多可爱的动物小伙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神秘小嘉宾,它背着重重的壳,总是慢悠悠地爬行 。(展示蜗牛的影子图片)大家猜猜它是谁? 2.学生活动:学生认真思考后纷纷踊跃猜测,多数学生能猜出是蜗牛。 3.设计意图:借助猜谜和展示影子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迅速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自然顺畅地引出本节课的主角———蜗牛。 (二)观察蜗牛外形(7分钟) 1.教师活动:拿出几只蜗牛分发给各小组,亲切地说:“同学们,现在请大家用肉眼仔细观察蜗牛的外形。想一想,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有哪些部分?” 同时引导学生按从整体到局部、一定顺序观察蜗牛的壳、身体、触角等结构。 2.学生活动:小组内成员认真细致地观察蜗牛,用手指轻轻点着蜗牛身体各部分,彼此热情交流观察发现,比如“蜗牛的壳是螺旋状的”“它有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等。 (三)探究蜗牛对光的反应(10分钟) 1.教师活动: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个手电筒,详细清晰地讲解实验步骤:“大家把手电筒打开,从侧面慢慢靠近蜗牛,但千万不要碰到它,仔细观察蜗牛有什么反应。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记录,看看蜗牛的身体、触角等部位有怎样奇妙的变化。” 接着巡回指导各小组实验,贴心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用强光长时间照射蜗牛眼睛部位。 2.学生活动:小组同学高效分工合作,一人操作手电筒,其他人全神贯注地仔细观察并认真记录。大家惊喜地发现蜗牛在光照下,触角会迅速收缩,身体也可能往壳里缩。然后积极热烈地讨论观察到的现象,纷纷提问 “为什么蜗牛遇到光会缩起来呀?” (四)探究蜗牛对触碰的反应(10分钟) 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用小木棒轻轻触碰蜗牛的触角、身体,温柔地提问:“当我们触碰蜗牛时,它又会有什么有趣的反应呢?大家勇敢地试试看,一定要轻轻触碰哦。” 同时仔细观察各小组实验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学生活动:学生按照要求用小木棒小心翼翼地触碰蜗牛,看到蜗牛受到触碰后迅速将身体缩进壳里。小组内兴奋地交流感受,感叹“蜗牛好胆小,一碰就缩回去了”。 (五)小组讨论与汇报(7分钟) 1.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小组热烈讨论:“通过刚才精彩的实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蜗牛对光和触碰的反应。大家开动小脑筋想一想,蜗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这些反应对蜗牛有什么至关重要的作用?”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