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二单元 太阳和月亮 2.6 看太阳认方向 一、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学生能够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了解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并理解可以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辨认方向,形成初步的自然科学观念。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太阳位置变化、思考方向判断方法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3.探究实践:组织学生在操场上观察太阳、进行小组合作判断方向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4.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观察太阳和辨认方向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意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看太阳认方向的方法,即能够根据不同时间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准确判断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教学难点:理解太阳位置与方向之间的抽象关系,能够在实际生活场景中灵活运用所学方法准确辨认方向,尤其是在太阳位置不明显或特殊天气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推理来判断方向。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太阳在不同时间位置的图片、动画,以及小朋友在森林迷路的动画视频。 2.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单、四个分别写有“东”“南”“西”“北”的方向卡片。 3.带学生到操场进行实地观察时,选择视野开阔、安全的场地。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3分钟) 1.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小朋友在森林里迷路的动画视频,视频中小朋友焦急地四处张望。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小朋友在森林里迷路了,大家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帮助他找到方向,走出森林呢?”引导学生思考并积极发言。 2.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纷纷举手发言,可能会提到使用指南针、看树木生长方向等方法,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利用太阳来辨认方向。 (二)知识讲解(5分钟) 1.教师活动:展示太阳在早晨、中午、傍晚不同时间的位置图片,结合图片讲解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中午时在南方(北半球地区)。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为什么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来判断方向,比如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东方,与东方相对的就是西方等。同时,利用教室中的方位,让学生初步感受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倾听老师的讲解,跟随老师的引导,通过观察教室中的方位,初步建立起对四个方向的认识,并理解太阳位置与方向的对应关系。 (三)实地观察(15分钟) 1.教师活动:带领学生来到操场上,选择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让学生先观察此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然后提问学生:“现在太阳在哪个方向呢?根据我们刚刚学的知识,大家判断一下我们面向太阳时,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判断。 2.学生活动:学生在操场上认真观察太阳的位置,小组成员之间积极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判断方向,并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小组讨论与汇报(5分钟) 1.教师活动:回到教室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操场上观察到的太阳位置和判断出的方向是否正确,以及在判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2.学生活动:小组内成员积极讨论,总结观察和判断的过程,推选代表准备汇报。代表在汇报时,清晰地阐述小组的讨论结果和遇到的问题,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 (五)拓展延伸(10分钟) 1.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如果是在阴天,看不到太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辨认方向呢?”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展示一些利用其他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