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 一、地形类型多样 1.四大高原: 青藏 高原、内蒙古高原、 黄土 高原、云贵高原。 2.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四川 盆地。 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 平原。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二、山区面积广大 1.表现: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3 。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及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 广大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3 。 2.意义:山区森林、 矿产 、水能和 旅游 等资源丰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 三、地势呈三级阶梯 1.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海拔和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 4 000 米以上,地形以高原为主。 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 000~2 000米,地形以 高原 、 盆地 为主。 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地形以 平原 、丘陵为主。 2.地势的影响 四、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气温分布规律:冬季,我国气温总体上由南向北逐渐 降低 ,南北气温差异 显著 。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 高温 。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热带 、 亚热带 、 暖温带 、 中温带 、 寒温带 、 高原气候 区。 3.我国降水空间分布: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递减 。 4.我国降水时间分布:我国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 4—10 月。 5.我国干湿区的划分: 湿润区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半湿润区 ,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 半干旱区 ,年降水量在200~400毫米; 干旱区 ,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 6.我国主要气候类型: 高原山地 气候、 亚热带季风 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 温带大陆性 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 五、季风气候显著 1.原因: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 东 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海陆差异 巨大,季风气候显著。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受 夏季风 影响比较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其他地区称为非季风区,两者大致以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 巴颜喀拉 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 为界。 3.冬季风与夏季风 项目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亚欧 大陆内部 太平洋和 印度 洋 风向 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对气候的影响 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的 严寒 ,使南北温差 加大 ,同时也使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冬季降水偏少 带来丰沛的降水,雨热同期,自东南向西北,离海洋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 六、水系与水文 1.外流河、外流湖和外流区:最终流入 海洋 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湖水与河流相通且最终流入海洋的湖泊,称为外流湖。外流河和外流湖的流域称为 外流 区。 2.内流河、内流湖和内流区:最终未能流入 海洋 的河流,称为内流河。湖水不能经由河流外泄入海的湖泊,称为内流湖。内流河和内流湖的流域称为 内流 区。 塔里木 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3.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季节 夏季 冬季 水位 高 低 流量 大 小 汛期/枯水期 汛期 枯水期 结冰期 无 秦岭—淮河一线 以北: 有 以南:无 原因 降水集中,气 温高 降水少;秦岭—淮河一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 0 ℃ 以下,秦岭—淮河一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 0 ℃ 以上 4.外流河、外流湖与内流河、内流湖的分布特征:我国的外流河和外流湖主要分布在季风区内,内流河和内流湖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内。 5.我国的湖泊:西部以 青藏高原 较为集中,多为咸水湖, 青海湖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面积最大的咸水湖;东部以 长江中下游 地区最为集中,都是淡水湖,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七、长江 1.概况:发源于青藏高原 唐古拉 山脉各拉丹冬峰,注入 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