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第2课时 一、自主学习 找出答案 (一)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交流 2、可能相符猜想 3、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观察调查收集证据 4、变化水光时间体积实验变量相同 (二)2.蛆不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3.覆盖纱布敞口 4.蝇可以直接接触到肉 5. 不是 (三)1.提出问题 2、观察 交流 3.分析 4.实事求是 二、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1、A 2、D 3、B 4、B 5、D 6、B 7、C 8、D第1节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科学探究故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 2.理解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置对照实验和控制单一变量的具体方法及其在科学探究中的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找出答案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1、过程: 、 、实验、 和表达 等。 2、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 的解释。未必与事实 ,也不是毫无根据的 。 3、实验:是验证 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 和 等方面。实施计划包括:实验、 、 及 等。 4、变量:实验中 的因素。如: 、 、温度、 、 等。对照实验中,除 不同外,其它因素都应 。 (二)、科学探究实例 1、问题: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吗? 2、假设:_____。 3、实验:将两块腐烂的肉放在相同的碗中,其中一个碗口_____,碗中的肉和外界的蝇无法直接接触,另一个碗口_____,蝇可以直接接触到肉。 4.现象:_____生蛆。 5.结论:蛆 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三)、科学探究的注意事项 1、基础: 、作出假设。 2、途径: 、实验、 。 3、重要过程: 、判断。 4、态度: 。 二、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1.“湿度对蚯蚓分布的影响”这一探究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湿度 B.温度 C.光 D.周围的环境 2.小明在家里花瓶的积水中发现孑孓 (蚊子幼虫)大量浮在水面,他推测这种现象跟空气或光线有关,于是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级别 孑孓数(只) 光线 细密铁丝网 实验结果 上浮数(只) 死亡数(只) 甲 20 光照 竖放 乙 20 光照 横放 (不统计) 丙 20 黑暗 竖放 (不统计) (注:细密铁丝网竖放水中时孑孓能浮上水面,横放水中时阻碍孑孓浮上水面) A.细密铁丝网摆放方式可控制空气这一变量 B.甲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空气对孑孓的影响 C.甲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光照对孑孓的影响 D.增加每组实验的孑孓数可以避免实验误差 3. 探究活动经常通过小组形式进行,而以个人形式进行的较少。把班级分成小组进行实验的意义不包括( ) A.分工合作的需求 B.节省资源的需求 C.互补互助的需求 D.便于交流的需求 4.一般的探究过程,可以概括为( ) A.作出假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施计划→表达与交流→得出结论 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C.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与交流→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D.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与交流→获得结论 5.“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所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分类法 D.实验法 6.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分类法 D.调查法 7.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修改假设 B.重新进行实验 C.修改实验结果 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没有遵守操作标准造成的 B.误差与错误同样不可避免 C.改进实验方法和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件网) 第1节 走进生物实验室 第2课时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新知导入 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