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1286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1章认识细胞1.1走进生物实验室第1课时课件+学案+答案

日期:2025-10-0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3次 大小:60728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物,苏教版,细胞,学案,课件,课时
    (课件网) 第一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1章 认识细胞 第1节 走进生物实验室 第1课时 新知导入 美丽的生物世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这些奥秘等待着人们去探索。要进行科学探索就离不开探索工具,对于探索工具你知道有哪些呢? 教学目标 1.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2. 说出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3.正确、规范地使用显微镜 一、认识和使用生物学实验器具 最早的显微镜是公元1600在荷兰制造出来的,发明者是亚斯·詹森,荷兰眼镜商,他用两片透镜制作了能放大10—30倍简易的显微镜,可以用来观察一些小昆虫,如跳蚤。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明真正的显微镜。它有一根内装透镜的简易皮管,安放在一个可调整的架子上。用灌满水的玻璃球把光聚焦到物体上。它能够把物体放大140倍。他用这个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 目镜 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物镜 镜臂 通光孔 载物台 遮光器 压片夹 镜柱 反光镜 镜座 镜筒 目镜上面标注的数字表示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数字“10”表示物镜的放大倍数 一、认识光学显微镜 作用:握镜作用 镜臂 镜柱 镜臂 镜座 镜柱 作用:支持作用 镜座 作用:稳定显微镜作用 二、认识光学显微镜各结构部分的功能 压片夹 压片夹 作用:固定玻片标本 载物台 载物台 作用:安放玻片标本 二、认识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作用:调节焦距,可以粗调物像,升降的幅度较大。 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粗准焦螺旋 作用:调节焦距,精调物像,升降幅度较小。 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二、认识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作用:调节进光量 特点:圆板上的孔称为光圈,光圈有大有小,可调节进光量。 遮光器 二、认识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上端较平 上端具有螺旋 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越短 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 二、认识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新知讲解 一、选择目镜和物镜: 选择放大倍数较低的目镜,选择放大倍数较低的物镜。 三、使用光学显微镜 新知讲解 二、对光: 将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找到白亮视野。 反光镜:明亮环境用平面镜 较暗环境用凹面镜 三、使用光学显微镜 新知讲解 三、制作、放置装片: 1.从报纸上剪下一个汉字,用少量清水醮湿,使它呈半透明状态。将这个汉字纸片放到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2.把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 三、使用光学显微镜 新知讲解 四、粗调节: 1.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2.一只眼睛向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三、使用光学显微镜 新知讲解 五、细调节: 1.移动玻片标本,能够将所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2.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三、使用光学显微镜 新知讲解 1.观察器具:放大镜等。 2.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等。 3.计量器具:量筒,天平等。 4.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 5.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药匙等。 四、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 新知讲解 四、认识常用的其他实验器具 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安全标识 课堂总结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 显微镜 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认识显微镜 使用显微镜 光学部分 支持部分 调节部分 选择目镜和物镜 对光 制作、放置装片 粗调节和细调节 观察器具 解剖器具 计量器具 加热器具 通用器具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课堂练习 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 A.双眼睁开,用左眼观察 B.双眼睁开,用右眼观察 C.右眼闭上,左眼观察 D.左眼闭上,用右眼观察 2.下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