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64264

【任务型教学】统编语文九上第一单元《任务二 诗歌朗诵》 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10-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694299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教案,课件,任务二 诗歌朗诵,第一,任务型
    (课件网) 大家从小就开始接触诗歌,诗歌应该怎样去吟诵呢?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示范一下? 我们该如何诵读,才能读出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情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诗歌的吟诵方法。 导入新课 任务二 1.培养搜集整理诗歌的能力。(重点) 2.理解诗歌的内容,正确划分诗歌的节奏,能标出重音。(难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素养) 学习目标 朗诵表现手段 重音 语气 语调 基调 语速 停顿 了解朗诵 什么是朗诵? 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表现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01 02 03 要求一 分析诗歌,读出情感态度。 要求二 细致表达,读出抑扬顿挫。 要求三 展开想象,读出形象意境。 朗诵要求 朗诵跟唱歌一样,开口之前先定基调。你看,有的歌曲高亢,有的歌曲低沉,有的歌曲欢快,有的歌曲悲伤,朗诵亦是如此。 基调(即感情基调) 要求一:分析诗歌,读出情感态度 实操1: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六首诗歌的内容和主题,思考它们的感情基调,完成下面的表格。 诗歌 主要内容 主题 感情基调 诗歌 主要内容 主题 感情基调 《沁园春·雪》 描绘北国壮丽雪景评论历史风云人物。 表达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建功立业的豪情。 激昂、豪迈 《周总理,你在哪里》 描绘亿万人民在广阔世界里齐声呼唤、四处寻找周总理的场景。 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和崇敬之情。 悼念、沉痛 《我爱这土地》 塑造一只鸟的形象,生前歌唱,死后魂归大地。 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低沉、沉痛 《乡愁》 以时间为序,将乡愁具象为四种实物。 对故土和祖国的思念。 忧伤、深沉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以“四月天”喻指孩子。 对孩子深深的爱。 轻快、喜悦 《我看》 描绘春日黄昏的自然风光。 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轻松、愉悦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透着豪情 我们要做到整体基调统一,局部又有变化。 《沁园春·雪》 整体基调:激昂、豪迈 上阙:赞美之情 热爱之感 下阙 评论历史人物 ———惋惜之情 诗歌的语言凝练,篇幅比较短小,相较于其它文体,朗诵诗歌的语速要比较舒缓。我们还要根据感情基调,对语速进行快与慢的适度调整。 语 速 实操2:朗诵下面的诗歌节选,在比较中体会 感情基调和语速的差异。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要求二:细致表达,读出抑扬顿挫 是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跟停顿、重音、语气、语调四种表现手段密切相关。 抑扬顿挫 一是换气的需要,标点符号处要停顿。二是诗歌用是分行来体现节奏的,分行处要停顿。一般来说,分行处停顿的时间要比标点符号处长。 停 顿 学习停顿技巧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停顿 四言为两顿,二二节奏。 五言为三顿,一二二节奏;二一二节奏;二二一节奏。 七言为四顿,在五言的基础上增加一次停顿。 韵脚字要读得清晰响亮,平仄分明。 古诗词 现代诗歌的句子长短不一,往往一个词语或一个词组为一个停顿单位,长句要读快点,停顿次数少点,停顿时间短点;短句要读慢点,停顿次数多点,停顿时间长点。这样,总体上依然是匀称的,具有整齐的美,但内部又有变化,具有参差美。 停 顿 重音并非只有加大音量、加重声音一种处理方式,要根据语句内容灵活处理。 实操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